疫情带来的意外,导致我们很多企业不得不随机应变,开始变革。所以突然之间,变革力,成为当下三到四年里,每个企业的必修课。今天婷姐就跟你深度分享变革力大师,杰克·韦尔奇的案例。欢迎你受益后,多多点赞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他领导的通用电气(也就是GE)被评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是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要么变革,要么灭亡。如果你想在商业游戏中继续玩下去,想要“赢”,就必须拥抱变革。

韦尔奇强大的变革领导力,离不开三个重要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做:找出问题的根源,树立变革的靶子。

爱因斯坦就说过: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层面去解决问题,而要上升到更高层面去解决。

想象一下,你如果接管了一家大型公司,品牌数一数二,产品线齐备,利润源源不断。你会把赚钱的业务卖掉,另起炉灶吗?可能不会吧。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韦尔奇一上任就干了这样的事情。

他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还在赚钱的产品线,比如说:烤箱、熨斗,到最后几乎卖掉了整个旧的通用电气

他为什么这么干?我带你回顾一下。

1981年4月,45岁的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最年轻的CEO。当时的通用,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股票市值,都是美国排名第十的大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感觉到危机的存在。

那个时候,韦尔奇如果跟一个忙着生产烤箱和电熨斗的主管聊变革,主管多半会说:“哦,业务现在不是有盈利吗?有什么问题吗?”

还真有问题。

当时,在美国家电市场,出现了来自亚洲国家的强劲对手,竞争越来越激烈。通用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业务疲弱不堪,尤其是电视机制造,利润已经开始萎缩了。

韦尔奇清醒地看到,如果不知道怎样赢得长期竞争力,那么早晚有一天公司会陷入困境。

除了发现业务本身问题,韦尔奇还找到了问题背后的根源:官僚主义。

因为准确找到了问题及背后根源,韦尔奇在接下来的变革中,就有了清晰的方向。他不但力排众议,砍掉低利润、慢增长业务,而且开始和官僚主义长期作战。

变革确实能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还需要变革吗?当然要。企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变革。这就要谈到韦尔奇变革领导力的第二个方法:提出清晰的愿景,明确变革目标。

1981年12月,韦尔奇与华尔街分析家们见面,第一次公开表明他会把公司带向何方。

他说,未来的赢家将是这样一些公司:能从事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做到行业的数一数二。注意啊,这里面的“数一数二”必须体现在效率、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等各个方面。

对于通用来说,这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如果某项业务做不到行业内数一数二,就必须被整改或者出售。

所以,围绕“数一数二”的目标,韦尔奇果断进行了全方位变革。执行这一战略的头两年,通用电气卖掉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5年内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员工。

砍掉那些看上去还很健康的产品线,当然会遭到非议。在通用电气关闭一家熨斗工厂的时候,著名记者华莱士就报道说,通用电气只是因为利润不够高就解雇了800多人,这是把钱看得比人还重要。被采访的员工说自己遭到了背叛,一位宗教界领袖甚至谴责韦尔奇不道德。

但是,韦尔奇并没因此停止变革。被关闭的那家工厂生产的是金属熨斗,但那时,消费者早就开始偏爱塑料熨斗了。在他看来,与其在陷入困境之后整顿,不如主动放弃。这样,我们才能离“数一数二”的目标更近。

在变革中,韦尔奇很快发现,官僚和守旧情绪在公司随处可见。他发现,如果团队整体缺乏积极性,这个目标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韦尔奇在核反应堆业务部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在这个部门,很多人都立志把所有的生命投入到核能应用的事业中,他们是那个年代的比尔·盖茨,期待用智慧改变世界。1970年代,部门销售业绩也很好,平均每年卖出三到四座核反应堆。

但在1979年,三里岛核反应堆事故发生后,美国公用事业和政府部门重新评估了核电投资计划,这个部门就再没接到过新订单。1981年,这项业务亏损了2700万美元。

然而,部门领导并没顾及这些情况,而是表现出盲目乐观的热情。1981年,他们提交的计划中还预计,今后每年能得到三份核反应堆的新订单。

韦尔奇直接泼了盆冷水说,接下来不会有来自美国的订单了,请用新的产品思路,来重新制定新的计划。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这个部门终于在几个月后出台了新计划。他们把力量集中到对先进反应堆的研究上;技术服务业务做得非常成功,部门净收入从1981年的1400万美元增加到1983年的1.16亿美元。

之后他们的服务业务,每年还都有可观的盈利。

韦尔奇反复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通用的英雄。你需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抛弃陈规,面对现实,立刻行动。

要想成功领导企业变革,你还需要整个团队坚定的执行。所以接下来就是韦尔奇变革领导力的第三个方法:选用关键人才,推动变革实施。

韦尔奇说,口号和讲稿不会带来变革。只有在关键职位上都有合适的人,变革才能上轨道。先是人,接下来再是战略和其他事情。

在这方面,韦尔奇有两条准则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招募和提拔忠诚的追随者,以及能适应变革的人;第二:清理并剔除反对者,即使业务再好也在所不惜。

我举个例子。

1984年,丹尼斯·戴默曼被任命为通用电气的CFO。

当年,如果请上千名员工提交5个CFO的备选名单,肯定没有一个人会提到戴默曼,就连他自己,对这次任命也十分意外。要知道,他当时只是一个部门普通的总经理,从来都没向董事会汇报过。

那韦尔奇究竟看中了戴默曼什么呢?

当时,通用电气财务部门十分庞大,这个部门强大有力,但是自行其是;控制着整个公司的财务运转,自己却十分官僚;它不想改变公司,也不想改变自己。

戴默曼在韦尔奇手下干过两年,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勇气十足。他今天能分析怎么能卖出去熨斗,明天就能去分析最复杂的交易。

这些还不够,关键原因是,他和其他几位候选人不同,他身上没有官僚主义的作风。韦尔奇机警地察觉到,戴默曼就是理想的公司内部的“外来人”,只有他才能打碎官僚财务系统,而这个系统已经卡住公司脖子很多年了。

戴默曼没有让韦尔奇失望。在担任财务总监的前四年,他改革了财务管理制度,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价值达到了最大化;他改革了审计部门,把审计人员从“公司警察”转变成业务部门的支持者。整个财务系统焕然一新。

提拔能领导变革的人才时,韦尔奇不拘一格;而在剔除和公司价值观相悖的人时,他也毫不手软。

他把公司经理分为四类:一是能实现目标并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二是不能实现目标但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三是不能实现目标也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四是能实现目标但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

只要是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即便不能实现目标,也会留下来给他改进的机会;但如果你在不认同这一圈里,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会被解雇。

韦尔奇变革的故事讲完了。最后,婷姐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在推动变革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打算如何解决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思考。如果觉得有用,也一定要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