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今年59岁的张应龙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现任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19年来,他坚守沙海不放弃,先后承包治理秃尾河源头圪丑沟流域沙地42.8万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治理区林草覆盖率从3%提高到65%,2019年被国家林草局评为“中国七大最美沙漠(沙地)”。张应龙也因为杰出的治沙造林成绩,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应龙(前左)和造林工人一同种植樟子松。资料照片

誓让沙海变绿洲

2002年,在北京某外企担任领导职务的张应龙回乡探亲时,眼见毛乌素沙地植被稀疏、沙尘四起,心中甚是焦急,并由此萌生了放弃高薪、回乡治沙的想法。

2003年,毅然返乡的张应龙承包了圪丑沟流域的19.2万亩荒沙,依靠个人的财力、物力,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治沙历程。家人和亲友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叹声埋怨,都劝他打“退堂鼓”,但张应龙却义无反顾,扎根造林基地继续他的治沙事业。

为治沙造林花光了个人积蓄,变卖了县城房产,困难时甚至基本生活都要靠亲友资助,为的是什么?“因为治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将个人得失抛之一边。只要路子对了,终究会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治沙事业也一定能够成功。”张应龙说。

建成人工林35万亩,栽植各类林木2500万株,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科研中心、300亩的苗圃、200亩的植物园……19年过去了,张应龙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治沙专家,他治理的圪丑沟流域42.8万亩荒沙,也已成为集治沙造林、林业科研、生态文明教育、现代特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自然恢复速度加快,地下水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均得到了有效保护。

科学造林闯新路

张应龙是个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人。他曾自费走访大量业内专家学者和治沙英模,虚心“取经”,志在走出一条科学治沙的新路子。他创新治沙理念,提出毛乌素沙地治理的三个阶段——防沙治沙、护沙用沙、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创新混交造林、“种九留一”模式、林下种植养殖等模式,为沙地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他坚持以灌木、乡土树种为主打树种治沙,用沙蒿障蔽固定流沙,用紫穗槐等植物保水增肥,用樟子松、长柄扁桃形成稳定的作业区。他根据陕北地区气候特点,春季搭障蔽、栽紫穗槐,雨季栽植樟子松,秋季栽植长柄扁桃等树种,一年三季造林,探索形成一套节约用水、成活率高的造林新模式。

2005年开始,张应龙还依托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平台,合作引进土壤环境、水文、微生物、动植物领域专家学者200余人次,在治理区建成中科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施中省级科研项目27个,主持起草国家及地方标准5项,出版专著3部,申请国家专利23项,每年组织培训约8000人次。

产业兴农促增收

相较于过去的“防沙治沙”,张应龙的治沙理念是“护沙用沙”,即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同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2003年至今,他大力扶持农民开展育苗和树种采集,由协会负责回收,育苗户每亩土地可增收5000多元。他帮助当地村民成立合作社,引进种植树莓、花楸、酿酒葡萄,发展林下鸸鹋养殖、林下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组织开展以造林务工、林业育苗、林果采摘、林下经济等经营活动。帮助农民整理土地3000多亩,推动规模农业发展,同时将长柄扁桃经济林免费交由合作社管理经营,真正让当地群众共享治沙成果,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此外张应龙还在治沙基地周边推广长柄扁桃种植10万亩、发展林木苗圃2000余亩、实施草粮轮作技术示范4000亩,累计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超8000多万元。

“不管用何种方式治沙,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张应龙说。

记者宋艳霞

编辑 秦学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