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城市文明的构建,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文明城市的特质,在于人与城的良性互动。

几天前,发生在成都三环路的一幕让人动容——一辆厢式货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起火,司机被困。瞬间,十几位过路司机冲向了大火,当被困司机被成功救出,人们为这些“平凡英雄”喝彩之时,他们却回复:“谢谢,不足挂齿。”

朴实话语,从心之举,更凸显“平凡之善”。他们来自基层,默默奉献,他们的行为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昨晚,“平凡之善”授奖暨首批文明公益大使聘任仪式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当包括“三环路事件”见义勇为群体在内的市民代表获得“平凡之善”称号,当文明公益大使接过聘任证书,其中亦彰显着一座城市对善行义举的礼遇,对崇德向善的褒扬。

确立什么样的示范,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让文明之风在全社会传递,浸润每个人的心田,关键在于建立常态机制,以制度明确导向,让每个人的正能量得以汇聚,持续形成积极向善的“文明气场”。

当下,已连续五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成都正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过程,就是以更高要求顺应民心民意、凝聚民智民力的过程。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于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无论是“平凡英雄”还是文明公益大使,他们都来自成都市民这个集体,是2100万人中的普通一员。成都要一步步地从“文明高地”迈向“文明高峰”,靠的是他们,更是他们身后的每一个人。

城市与人从来携手并行。善举善行,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处处可为。当每个人都努力汲取榜样的力量,成为创建“典范”的行动者,成为这场“文明接力”中的一分子,让人心向善、人心向美成为一种常态,城市对美好生活的承载,才能既涌动于人们心中,更绽放于蓉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