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6月24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田为 方若冰)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名18岁少年,患者高烧近40℃、呕吐不止,白细胞高达14.4×109/l,颈部肿起。经过层层筛查,罪魁祸首竟是一片破碎的酒瓶玻璃片。在多学科联合救治下,患者目前转危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病房主任田霖丽为患者紧急手术(央广网发 哈医大二院 供图)

据了解,患者小王刚刚结束高考,十多天前,与同学们聚餐吃饭,之后感觉嗓子不舒服,还以为自己吃了瓜子皮,也没在意,但很快,他逐渐感觉吞咽困难,还开始发烧,颈部肿起不能进食。21日,小王病情逐渐加重,被家人送往哈医大二院。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食管咽喉部有异物,小王被立即转入消化科急诊,并紧急进行了胃镜检查,胃镜发现食管入口位置有大量脓液渗出但却未发现任何异物。

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病房主任田霖丽会诊,发现患者右侧颈部隆起,摸着比较硬,伴有波动感,因为这个位置靠近颈动脉,患者的肿胀不断加重,十分危险,便决定为小王实施急诊手术探取异物。手术前颈部CT显示,小王的食道入口处已经形成脓肿和气肿,食道入口可见半圆形异物,大概有4厘米。在手术中,田霖丽主任、李茗华主任医生、赵蕊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切开颈部探查,逐层打开皮肤、肌肉、分离血管后,发现患者右侧甲状腺背面,食道已经破损,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涌出,一个硬质异物穿透了食道壁。

异物取出后,经过清洗辨别,竟然是半个啤酒瓶嘴。术后,医生帮助小王仔细回忆,原来,十多天前,小王和同学们聚餐时,相互碰杯庆祝,喝到兴头处,没注意酒瓶在碰杯的时候已经碎裂,干杯误将碎片喝进去,直接吞了下去,直到进医院也没想到罪魁祸首是它。小王术后转入ICU治疗观察,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二天顺利拔管。

田霖丽主任介绍,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但常见的吞咽异物包括假牙、枣核、鱼刺等,玻璃碎片实属罕见。玻璃碎片的异物非常危险,进入食道很容易迅速穿透食道黏膜,进入邻近组织,这也是消化内镜没有查到的原因,并且邻近组织中如果存在重要解剖结构,更直接威胁生命。小王吞下的玻璃片穿透食管,迅速穿进颈部,周围就是甲状腺和颈总动脉,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