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6月23日,贝瑞基因参股公司和瑞基因宣布推出多癌种早筛产品“全思宁”。据和瑞基因介绍,该产品基于公司原研HIFI技术体系开发,一次性筛查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在内的6大中国高危高发癌症,达到灵敏度87.58%、特异性99.09%、溯源准确性82%。

该产品的上市路径及商业化进展引发关注。6月23日,在与外界交流时,和瑞基因CEO周珺介绍,公司从事的高通量肿瘤基因测序行业,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监管方式为按照LDT模式(LaboratoryDevelopedTest,实验室自研检测)监管。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也提到: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求,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

“这是法律法规层面首次赋予了LDT模式合法的身份,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支持了以第三方检测为主要商业模式的NGS肿瘤早筛、伴随诊断等创新型检测项目开发企业。”周珺介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LDT的细则文件将会逐步发布,这也将进一步加速产业化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布局多癌种筛查产品。随着竞争者增多,多癌种筛查产品市场是否会迎来价格战?其价格走势又将是怎样的?

对此,周珺介绍,未来公司开发的早筛产品癌种数量肯定越来越多。“由于最初已经设计好它的底层技术内核是稳定和通用的,所以不需要在上面做太多的装修工作,不需要不断改变,更多是靠数据不断驱动,所以它的成本和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向下走的趋势”。

“具体数字,我们对产品的预期是百元成本千元价格的状态。至于成本能降到多少,需要时间和技术去论证的,价格的降低也是靠公司规模化、产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协同去实现。”周珺介绍。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