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01 | 地王重出江湖

地王这个词,自去年下半年土地拍卖市场冷场以来,似乎已经绝迹,好久没有听到过地王的消息,各大主流媒体,也不怎么提了。

仅限的消息,也不过是昔日的地王,现在亏本卖房一事。

然而,就在近日,就在珠三角这块楼市热土之上,又诞生了新的地王,事件发生在珠三角名宿东莞。

东莞近日完成了本年度第二轮集中供地,推出的8宗地块全部卖出,揽金约121亿元。

这与今年东莞首轮集中供地的结局大相径庭,要知道,3月份东莞首轮供地时,推出的8宗地,有6宗提前终止挂牌,流拍率(含撤牌)高达75%。

三个月后的第二轮,同样是8宗地块,全部卖出。

最最关键的是,不光全部卖出,多宗地块还遭遇了开发商抢拍。乃至于,拍出了新的区域地王。

新地王是位于东莞主城区南城街道的广发南地块。这块地位于市政府旁边,是南城的绝版地块,吸引了6家房企参与竞拍。

起拍价是41亿,保证金要交10亿元。在经过38轮报价后,最终被万科以46.93亿元拿下,溢价率14.47%,楼面价2.59万元/平方米,刷新了南城板块的楼面价纪录,成为南城新地王,同时也是东莞全市楼面价第四高地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块地,万科可谓是志在必得,期间万科举牌了多次,最终收入囊中。

除了这块地,江龙湾地块经过了50轮竞价,封顶成交。其余如大朗、大岭山、松山湖地块则底价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 限购松绑助攻行情转变

地王是楼市牛市期间的产物,也被视作行情转变的标志。很简单的逻辑,只有行情好的时候,房企才有底气高价拿地。

可以说,东莞区域地王的诞生,是当下楼市重要的分水岭,代表着当下个别城市的楼市,正走在复苏的路上。

3月份东莞首轮供地创造的75%的流拍,是在成交量低估时发生的事情,东莞2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405套,是最低谷,3月份也只有631套。

而到了5月份,东莞二手房成交量再次冲破1000套,6月份继续上升至1319套。尽管相比于高峰时期的三千多套,成交量依旧在低位,但成交回暖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最关键的是,东莞的二手房均价仍在不断攀升,6月份二手房均价已经冲破了2万元,达到了20551元/平方米,创下新高。

这是房企敢于制造地王的根本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让东莞楼市开始复苏的大背景,除了宏观金融政策不断友好外,大幅放松限购居功至伟。

东莞在4月份和5月份,连续发布托底楼市的政策。

4月28日,东莞发布数道新政,提出“既认社保又认个税”、“连续改为累计”、“非户籍本科人才或有证书的人才,半年社保即可买房”、“新落户者可直接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份东莞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二孩以上家庭可享受多购一套房的权限,并将二手房交易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同时缩短了限售时间。

大幅放松之后,从成交量可以看到,效果还是有。

当然,房地产已经进入黑铁时代的客观事实并没有改变,当下的大环境改变也尚需时日,所以,即便是全部放开,热点城市的成交量也很难恢复到往昔。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心城市的成交量虽然都有所恢复,但相比于过去的高点,仍相差很远。

所有城市都得接受这个事实,也得重新接受现在的成交量,更得改变思维方式。

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发生,东莞下半年的月成交量会慢慢恢复到2000套以上。

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像东莞一样,放松即可产生效果。

东莞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本身是工业重镇,GDP万亿,人口过千万。在住建部的城市划分体系中,东莞是城区人口逼近千万的特大城市,目前城区人口956万,是未来最有希望城区人口突破千万,跻身超大城市之一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东莞是要经济有经济,要产业有产业,要人口有人口,要增量有增量,这些都是楼市的支撑力量。

当然,具备上面特点的城市,在中国不在少数,但东莞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其优越的区位。

东莞是全国唯一一个夹在两个一线之间的城市,北有广州,南有深圳,东莞的市场购买力,不是局限在东莞,还有深圳客、广州客。

佛山也是一样,佛山在6月份大幅放开限购,将原本限购的11个区域缩减至3个区域之后,广州客开始大量涌入临广地区购房,推动了佛山的成交量回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 从点到面的复苏还需时间

东莞、佛山的复苏,有其特殊性,其逻辑并不适用于其他城市。

换句话说,东莞、佛山两个点的楼市复苏,还无法推广到整个面的复苏。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成交量、商品房成交金额,仍在探底。

根据贝壳研究院最新披露的二手房景气指数来看,6月份依据处在“市场较冷”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整体行情回归平稳,还需要时日,更别说回到景气状态。

目前,阻碍市场回归平稳的不是限购,君不见在2017至2020上半年,各地限购不断,且力度不断加磅,但当时的成交量依旧火热朝天,房价持续上涨。

阻碍成交量的,是高房价之下的低收入,是工作与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剧。

这种不确定的背景下,很多已经买了房的人,在加速提前还清银行贷款,就是怕以后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让房子变成了法拍房。

而很多或许有能力购房的人,也受此影响变得犹豫,毕竟买房之后的房贷,是个长期压力,没有确定的、光明的未来,谁也不敢任性妄为。

否则将是,买房一时爽,房贷长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