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崔全顺以水彩之诗意氤氲继承与再现“钢都”鞍山民族工业精神。冷峻的刚强、热烈的理想主义与厚重的历史情怀综合于他的画作,引人回望与深思那段辉煌的工业发展史。
本期【当代新语言·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特别推荐艺术家崔全顺,邀您共赏“铁与诗”的工业文化之美。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推荐名家 | 崔全顺
崔全顺,1962年生于湖南湘潭市,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法国尼斯鹰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辽宁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辽宁省政协委员,中国鞍山【钢·美术馆】馆长,辽宁省美协理事、鞍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2019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
创作写生照
作品一览
崔全顺
逝去的风景
115 × 240厘米
崔全顺
钢的印记
180 × 435厘米
水彩,丙烯
崔全顺
即将被遗忘的Fe
160× 33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工业游移的山脉3
115 × 16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即将消失的印记
115 × 160厘米
水彩
艺术年表
1999年9月水彩画作品《冬至》获庆祝建国50周年暨迎接第9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优秀奖;
2002年赴欧洲艺术考察并开展艺术交流;
2004年12月水彩画作品《构成与和谐》获辽宁省第5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获铜奖;
2006年4月水彩画作品《080车间记忆》获辽宁省水彩画学会双年展学会提名奖;
2007年11月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利配茨克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加作品展览,学术交流;
2009年7月水彩画作品《记忆中的旋律》获庆祝建国60周年暨迎接第11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铜奖;
2010年8月水彩画作品《鞍钢印象三》参加联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0年10月水彩画作品《通往高炉的电车》获第9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2年4月赴日本参加第12届国际水彩交流展,水彩画作品《乡间秋色》获佳作奖;
2012年5月水彩画作品《记事中的乐章》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3年11月参加法国尼斯鹰国际艺术造型展,获银奖;
2014年6月参加香港“铿锵十人行”名家巡展;
2014年9月水彩画作品《被雪覆盖的村庄》系列作品,在法国举办个展;
2015年1月水彩画作品,在苏州石湖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2015年5月水彩画《老机车》获第七届世界五洲华阳佳作奖,并被台湾国立美术馆收藏;
2015年8月水彩画《工业印象》入选中美国际小幅水彩画交流展;
2016年1月《工业印迹》系列作品参加国际水彩联展,上海太仓博物馆;
2016年5月参加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庆祝建党95周年”大型绘画展,水彩画《工业印象》获银奖;
2016年7月《通往钢厂的机车》参加国际小幅水彩交流展,美国加州;
2016年8月《崔全顺个人作品展》,大连中山美术馆。作品《彼岸.此岸》、《鱼的梦》被大连美术馆收藏;
2017年4月参加国际水彩在线,中国江阴市的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2017年5月参加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太阳中国”亚洲40名水彩画家邀请展;
2017年6月参加维也纳国际水彩邀请展;
2017年10月策划并参与中国钢都国际百名水彩画家邀请展;
2017年10月水彩作品《凝滞的记忆》,获第一届大卫国际水彩展银奖;
2018年6月水彩画《钢厂印象》系列作品参加昆明国际水彩邀请展;
2018年11月水彩作品《工业乐章》参加长子情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辽宁工业美术作品展;
2019年1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创作人才培养》;
2019年9月年主持并参与中国当代工业绘画创作展在北京798【悦·美术馆】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作品《980·浇铸车间记事》参加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粉画展区平行展之“东北三省水彩画精品展”;
2019年11月主持并参与中国当代工业绘画主题展在意大利乌尔比诺美术馆成功举办;
2021年11月作品《即将逝去的记忆》入选辽宁省首届美术双年展,并评为推荐作品(银奖);
2022年1月崔全顺“何意百炼钢”系列工业绘画作品在【钢·美术馆】陈列展出。
相关图影
2003年与法国著名艺术家宾卡斯千山合影
2019年“中国当代工业绘画展”在意大利乌尔比诺美术馆与市长合影
2012年参加日本水彩艺术节东富友先生颁发证书
2022年著名文艺批评理论家杨卫到访崔全顺工作室
名家评论.01
刘晓丹
李可染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专委会委员
在中国,工业绘画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应运而生,并迅速鼎盛,改革开放后因经济转型和美术题材的多元化,逐渐淡出中心地位。在“后工业化”时代,曾经辉煌的工业文明究竟何去何从,是个世界性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当下中国,工业世界到底发生着什么,工业绘画应该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工业之痕,是真正有文化担当的工业题材画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2014年之前,工业题材是崔全顺的绘画的一部分,工业题材之外,他创作过葵花、乡村、雪野等系列,其精力更多用于绘画语言的不懈探索。他独辟蹊径,由设计切入绘画,以独特的装饰性和设计感与绘画的现代潮流响应,我曾撰文称其“走了一条艺与技”的融通之路”。就作品形式而言,其创作技法精湛且极富个性。但在我们这个向来重视“文以载道”的国度,艺术家在表现形式日臻成熟后,一定会进一步思考艺术形式所能传达的深刻文化内涵。
鞍山是一座以鞍钢和钢铁为核心发展而来、有过“钢都”美誉的老工业城市。数十年成长于斯的崔全顺,非常熟悉那里曾经的林立高炉、轰鸣机车,非常钟爱至今仍在的工业硬朗感,以至于他“脑海里每天都向往着厂区的大工业构成印象,总想着把当时的印象反映在画面上”。表面看来,他是在呈现大工业形态构成的某瞬间、某一感觉,但支撑那些瞬间和感觉的,实际是他对工业文明、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深厚情怀。
节选自《工业之痕——崔全顺工业绘画》
名家评论.02
叶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1999年至2006年,为了深挖工业题材,他多次到鞍钢厂里收集素材、写生。久而久之,钢厂里的印象对他来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与亲近感。他置身在钢厂机车轰鸣与大工业形态的构成中,激情写生,回到画室里对收集的大量素材和写稿进行整理,重新组织画面,把要表现的大工业印象的形态因素归纳成点、线、面的形式美语言去考虑,用构成语言统观全局。
如,大工业厂区里粗细排列的管件作为一种线的表现形态,高丛林里的厂房作为块面的形态,机车等作为一种点的形态。它们之间相互支撑,相互穿插,相互配合。在大的画面里追求大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小的变化,适度达成画面的和谐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随着城市更新,大量工业遗存被留下,但是这些承载着工业文明的载体并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与利用起来,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厂房及配套建筑被拆毁。崔全顺对此深感忧虑和惋惜。
钢铁工业文化成就了现在的鞍山,传承这些工业遗存,不仅可以为文化史、经济史、社会史提供真实有力的佐证,而且能够弘扬在东北工业发展中彰显的、中国独有的“铁人”精神,正是这种坚韧的精神铸就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灵魂,是成就今天大国重器的基石,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创业精神和英雄主义。
崔全顺认为,作为艺术创作者,有责任通过艺术作品去表达、传递鞍山工业现象中的精神与品格,要用“长子情怀”努力为百年工业筑梦,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近工业题材,用艺术语言将一代人用汗水、生命支撑国家命脉的辉煌历程进行传播与宣讲。
节选自
《“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用画笔传承工业遗产》
更多作品
【工业】系列
崔全顺
冬至
115 × 24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游移工业·世纪
180× 435厘米
水彩,丙烯
崔全顺
工业游移的山脉2
160× 330厘米
水彩,丙烯
崔全顺
殇迹
160×330厘米
水彩,丙烯
崔全顺
昔日辉煌
55× 7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工业游移的山脉3
115 × 16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转炉车间印象
175 × 12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凝滞的记忆5
110 × 16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凝滞的记忆8
140 × 180厘米
水彩
【北方的雪】系列
崔全顺
落雪无声
52 × 72厘米
水彩
崔全顺
被雪覆盖的村庄3
52 × 72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北方的雪
60 × 11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北方的雪
52 × 72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北方的雪
52 × 72厘米
水彩
【乡村记事】系列
崔全顺
草原春色1
50× 10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牧场4
110 × 71厘米
水彩
崔全顺
牧场10
55 × 7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古道船家
35× 50厘米
水彩
崔全顺
丽水春色3
55 × 4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太行记事2
40 × 55厘米
水彩
【鱼的梦】系列
崔全顺
鱼的梦
55 × 7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鱼的梦
115 × 145厘米
水彩
崔全顺
鱼的梦
55 × 75厘米
水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