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人刘伯温有多牛?临死前还不忘嘱咐朱元璋,为其送去了一筐鱼助其解决疑惑。但朱元璋却花了整整17年才看明白其中的深意,而当他发现刘伯温的意思时,已为时已晚。

如果朱元璋能够早点发现刘伯温的意思的话,那么他死后朱棣可能也不会造反。

狡兔死,走狗烹。历朝历代来,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真正能够放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宋朝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用高官厚禄,换取了自己手下将领的兵权。汉初的刘邦,在打完天下之后,对异姓王各种打压。

两人的手段都非常高明,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是要温和许多的。朱元璋能够得到天下,手下人都是出了不少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国之后,大家伙都盼望能够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时,朱元璋却进行了大清新。明初的三十四位功臣里,最终只有一人活到善终。

诸如刘伯温这样的神人之死,也和朱元璋有着间接的关系。因为朱元璋一直重用刘伯温,使其与淮西党对抗。刘伯温因过于正直,得罪了不少淮西党人。最终,他被胡惟庸带来的御医所害。

尽管这样,刘伯温依旧心系着老领导朱元璋。甚至在死前为朱元璋送去了一筐鱼和一本书,希望朱元璋能看懂其中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送去的书是《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尚且能够看懂。但是关于这筐鱼,朱元璋就显得很懵。明史中曾记载过,朱元璋在得知刘伯温去世后非常难过,还哭了好一会儿。哭完之后,朱元璋又表示自己搞不懂刘伯温送来的鱼是什么意思。

因为刘伯温向来喜欢搞算计,有什么话都不会直说,而是通过暗示的手法,让朱元璋自己去悟透其中的道理。但这次刘伯温送过来的鱼,足足让朱元璋悟了17年。

一代神人刘伯温,临死前给朱元璋送去一筐子鱼,朱元璋足足花了17年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一代神人刘伯温,临死前给朱元璋送去一筐子鱼,朱元璋足足花了17年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朱元璋在收到刘伯温的鱼后,苦苦思索这其中的奥义。对于朱元璋来讲,这鱼肯定不是刘伯温送给自己吃的,毕竟老朱太了解他了。

而且刘伯温料事如神,能掐会算。1367年的时候,刘伯温就通过夜观天象发现天气大旱的原因是因为冤案太多。朱元璋随即命令刘伯温进行平反,之后果然下起了大雨。

所以朱元璋猜测刘伯温送自己一筐子鱼肯定有一些深意在其中。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足足花了17年,才参悟了其中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何是17年之后呢?因为17年后太子朱标去世了,皇位的继承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朱元璋才想到刘伯温送的那筐鱼。

他注意到刘伯温那筐子鱼送到的时候,里面不少鱼已经奄奄一息了。因为筐子不大,而且里面装的鱼很多。这些鱼都是因为争夺新鲜的空气挤在一起,所以濒临死亡。

朱元璋这才想到,刘伯温是在提醒他妥善处理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这些皇子就如同筐子里的鱼,为了争夺新鲜空气,可能都会面临奄奄一息的状况。

朱标未死的时候,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其实很明确,诸皇子根本不敢与他争夺。但朱标一死的话,自然会有不少皇子垂涎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这也是说,刘伯温猜到了太子朱标会早逝的情况,所以提前给朱元璋提醒,不得不感叹刘伯温确实是料事如神。

在朱标死后,以及联想到刘伯温所送的鱼,朱元璋当机立断选择朱标长子朱允炆成为继承人。为了防止鱼因争夺新鲜空气而被挤死的情况,朱元璋还将其他儿子全部分封出去,让他们无法回到“筐子”中。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的一筐鱼,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深意,不愧是一代神人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的一筐鱼,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深意,不愧是一代神人

朱元璋在参考刘伯温一筐子鱼后,先后分封诸皇子出京城,以此避免皇子争权的事情发生。但即使是这样,还是避免不了朱棣造反。

因为朱元璋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培养朱标,将其当做未来的天子。所以,他也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其他皇子以及朱允炆身上。

和朱标相比,朱允炆一没根基,而没有威望,所以上台很难服众。更何况,此时朱元璋已经去世了,根本没人为其撑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要命的是朱允炆的大力削藩,人家汉朝起码还搞推恩令,一步步的削弱诸侯的势力。朱允炆倒好,直接来硬的,最终逼反了朱棣。

但也有人认为,刘伯温就算再神,也不会算到朱标会早死。所以,刘伯温送的这筐鱼是其他意思。有人分析主要是劝诫朱元璋不要太过于杀戮,只有仁政才能江山永固。

因为和鱼一起被献上的《时务十八策》的核心就是仁政,这也符合刘伯温一生的治国理念。毕竟元朝就算因为暴政才走向覆灭的,刘伯温不希望朱元璋也落得如此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刘伯温送上这筐鱼是在暗示朱元璋如果杀伐过重的话,百姓们可能就会成为筐子里的鱼,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日后可能会揭竿而起,推翻明朝。

但是朱标已死,那些明朝的开国功勋并不是朱允炆能够驾驭的。为此,他还是痛下杀手,在蓝玉案中再次清洗了大批功臣。虽然这个做法巩固了皇权,但也削弱了明朝的实力。这也导致朱棣叛乱时,没有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