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结构艺术初探(1)
弁 言
这是我的文学学士毕业论文,曾非常荣幸地获得夏传才教授的肯誉,并幸劳夏老自荐为答辩主辩,师大中文系主任刘福元教授屈居副辩,两位先生问难指教,最后批以“优”的成绩。
弹指二十多年,夏老已经仙去,翻阅着多方搜购来的他的名著《诗经研究史概要》、《诗经语言艺术》、《二十世纪诗经学》、《诗经讲座》,《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曹操集注》,夏老高大瘦削的身材、清癯矍铄的容颜、激越爽朗的话语,浮现目前、回荡耳畔。刘先生与人合著的《话本小说史》也是我反复阅读的著作。如今我已过半百,刘师更当老矣。故将拙文贴出,以敬二位先生。
内 容 提 要
本文从章法、篇法、类情节等三方面对《离骚》结构艺术进行探析,指出《离骚》是动态与静态结合,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立体拓展式流动结构;而其空间布局则是寓对照于其中的皴染布局。文章从“离章辨志”的线性剖解,到接榫、呼应、穿插的章法分析,再加宾主、疏密、虚实的专题综论,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了《离骚》皴染与对照的结构奥秘。
《离骚》结构 皴染 对照 章法 篇法 类情节
引 言
屈原是第一个以个人的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他集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于一身,敏感、哲思与决断三种品质兼备。渊博的学养,忠贞的气节;对历史与现实的洞察,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辩;再加高远的政治理想,卓越的治国才干,坚韧的求索意志,使他自己的一生与楚国的命运牢固地扭结在一起。时代发展的各种矛盾交汇在他身上,又集中反映在他的诗篇,尤其是他最宏伟、最壮丽的诗篇——《离骚》中。
作为一个时代的昭示,《离骚》内涵的博大精深,远远超出了《诗经》式民歌体“自发兴情”的负荷能力,中国诗歌迎来了“自觉抒情”的新时代。1艺术表现的更高追求成为必然,表现的错综源于内容的繁复,又体现为构思与结构的复杂。
《离骚》结构的复杂正反映着内容和表现的曲折和多样,但若不加细按,就会以为它“未必有整饬的条理”和“未必有明晰的层次”(郑振铎语)。2尽管郑氏对《离骚》思想性、艺术性作了高度颂扬,但安上这样两个“未必”,已贬低了它的成就。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说得好:
“惟其文情曲折盘郁,其辞旨又谲诡变幻”,“非深思不易理解,非真情不能感受,遂疑其颠倒重复”,“岂有颠倒重复之文,而能千古不磨,百读不厌,如屈赋这样使千载以下的人犹能为感动者?”3
清初周亮工《尺牍新钞》中周庚《与夫子》说:
“《离骚》之所以妙者,在乱辞无绪,绪益乱则忧益深,所寄益远。古人亦不能自明,读者当危坐诚正,以求所然,知粹然一出于正,即不得以奥郁高深奇之也。”4
周庚虽从“乱辞无绪”中发现了“粹然一出于正”,可《离骚》结构又怎一个“乱”字了得!清王夫之开始从创作思维方式上来认识,认为屈作回环反复乃“往复思维”所致。5当代黄灵庚更把《离骚》交叉错杂、大跨度跳跃、反复回环等特征与屈原的“幻觉思维”相因果,以作为证明屈原“狂态”之一据。6
这些见解都能示人启迪,但《离骚》结构到底如何,均未解说得圆通清晰。两千多年来,《离骚》结构分析歧义迭出,见仁见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争讼不休,至今未决的一桩公案。这篇“惊采绝艳”的“哀志”“奇文”7也成为我国史诗中结构最复杂、异议最纷纭的古典抒情长卷。看来,细致剖析《离骚》结构仍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章法、篇法、类情节等三方面试加探析。
一、章 法 探 析
章法是章节结构安排的艺术,即对作品段落的分析研究。我国古代十分重视“章句之学”,讲究“离章辨志”。所谓“离章”就是分段分层,而“辨志”则是归纳段落大意与层意。这是阅读的初步要求,也是结构分析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
《离骚》划断分层,前人做了大量工作,王夫之、蒋骥、林云铭、王邦采、卫瑜章等都分三段:8
1、第一大段到“岂余心之可惩”;
2、第二大段到“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3、第三大段为剩下部分。
现当代学者一般肯定这个分法(或将“乱辞”独立出来)。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以“女嬃”为界分成前后两部分,其依据是前半回溯以往历史,后半探索未来道路。9其实后半也应看作诗人的回溯。
现在,让我们走进屈原的世界,去探寻《离骚》结构的奥秘吧。
注释
1、最早的诗歌(如《诗经》)没有自觉的抒情,多为自然而发,情感却最朴实、最真挚,表现出马克思所说的“儿童的天真”,它为人类童年时期所独有,成为后世“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屈原作为哲学家、政治家的学识阅历、理性自觉与他作为诗人的丰富情感、感性体悟相激荡,使他开始有为而作,发愤抒情。其结果是诗人个性的张扬与艺术表现的繁复。参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 缘情篇》第一章。
2、转自刘衍文、刘永翔《文学的艺术》414页.
3、转自《插图本郭沫若译<离骚> 后序》
4、《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255页。
5、6、转自郝志达、王锡三《东方诗魂——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220页。
7、刘勰语,见其《文心雕龙 辨骚》。
8、参《文学的艺术》414页,《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离骚》。
9、参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一)82-83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