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纲—墨角藻目
真核生物域
原生生物界
不等鞭毛类
淡色藻门
褐藻纲
墨角藻目
墨角藻目(学名:Fucales;其物种泛称为“fucoids”)是褐藻纲(Phaeophyceae)之下的一个目级分类单元,下领九个科。本目包括多个栖息于潮间带的大型藻类,大部分通过固定在坚硬的基质上而生长,例如:墨角藻、马尾藻等。作为褐藻纲的成员,墨角藻目如同其他褐藻纲物种同属不等鞭毛类生物的淡色藻门。褐藻纲的学名Phaeophyceae由古希腊语的phaios(褐色)、phyton(植物)及纲级的后缀-ceae组成。这个纲包括有不少海洋里的巨型植物,但也包括一些体型较细少及构造精细的植物。
自1990年代以来,大众对本目物种在欧洲的数量普遍下降而担忧。这种下降意味着在欧盟的《水框架指令手册》(DCE)的应用中需要特别关注。
墨角藻目包括一些较常见的海藻沿海海藻。本目成员均具有典型的海藻构造,即其植株可分为:节点(holdfast)、叶柄 (藻类)(stipe)及叶片(lamina)三部分。叶片通常都是多分支,不少还有一些注满气体的囊泡。通过顶端细胞的分裂来生长。一般藻类不产生种子,但作为不等鞭毛类生物的墨角藻目物种,本目可透过卵生的,即体型较小的雄性配子和体型较大的雌性配子的融合来繁殖。
墨角藻目是褐藻纲最高级的1目。一种多年生,扁平或圆柱形,二叉状分枝或在主干周围呈辐射状分枝的藻类。
顶端生长,每个表皮细胞内具有数个盘状色素体。除了墨角藻(Fucus)外,均无蛋白核,生活史中不具无性繁殖。有或无气囊。生活史中只有孢子体没有独立的配子体阶段,精子囊和卵囊生长在生殖窝内或特殊的生殖托枝的生殖窝内。雌雄同托或不同托、同株或异株。卵或精子在形成过程中第一次细胞分裂时即减数分裂。卵囊产生1~8个单核的、没有鞭毛的卵;每个精子囊产生64~128个小的双鞭毛的精子。精子和卵结合成合子,萌发后长成双倍体的新植物体。现有6科36属350种,都是海产。中国有3科5属66种。
中国的3科是:墨角藻科(Fucaceae),马尾藻科(Sar-gassaceae)和囊链藻科(Cystoseriaceae)。常见的属有:鹿角菜属、马尾藻属和喇叭藻属,均为重要的经济藻类,可食用或作为提取褐藻胶、甘露醇和碘的原料。
下属科:
墨角藻科(Fucaceae)
马尾藻科(Sar-gassaceae)
囊链藻科(Cystoseriaceae)
1.墨角藻科
墨角藻,是一种贴附在岸边岩石上生长的褐藻。它在聚集丰富海洋生物的法国布列塔尼海岸生长,可在退潮时进行采割。它的藻体为黑褐色,成双叉状分枝,为扁平的角状叶。其中具有保湿特性的谷氨酸能够增加肌肤的柔软和光滑。布列塔尼地区的妇女习惯将墨角藻和其它海洋植物混合制作成滋润乳液,用于舒缓日晒后的肌肤。
(1)形态特征
藻体多年生,扁平或圆柱形,二叉状分枝或在主干周围呈辐射状分枝。藻体黄褐色,软革质,干后变黑色,一般高6-7cm,个别可达14.5cm,柄亚圆柱形,较短,其上二叉分枝2-8次,上部叉状分枝角度较狭而不等长,且上部分枝的节间比下部的长;下部二叉分枝较为规则,叉状分枝角度较宽。繁殖时,双叉分枝的顶端膨大,形成生殖托,为纺锤形,较普遍分枝粗,有特殊的柄。至秋季,生殖托变为近圆柱形或棍棒状。成熟的生殖托为长角形;表面有显着的结节形瘤状突起,使分枝变得粗壮畸形。
藻体髓部,由纵行的丝状细胞组成,且有粘液。基部固着器圆锥形盘状。藻体呈团状,黑色,表面有白霜。展平后,长6-7cm,有的可长达14cm,主干甚短,有叉状分枝,2-8次,有时可见分枝顶端有长角形生殖托,表面有瘤状突起,使分枝变粗且畸形。固着器锥状盘形。气微腥,味咸。
(2)生长环境及分布
海产,生长于中潮带岩石上,在内湾隐蔽处风浪较小的岩石上,藻体分枝生长繁茂。
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部分分布寒带。在我国分布于辽宁、山东等沿海。最长可达到300米,很坚硬,有光滑的根须。
(3)药理作用
褐藻酸是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墨角藻是一种褐藻(海藻)。人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藻酸钙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但是对于人类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提高免疫力:墨角藻提取物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其他调节免疫力的食物还有很多,香菇提取物就是其中之一。
辅助降血脂:墨角藻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食物纤维,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调理肠胃,所含的纤维成份还能促进胆汁酸和胆固醇排出体外。
防癌:墨角藻提取物所含的海藻酸钠与具致癌作用的锶、镉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并将它们排出体外;墨角藻提取物可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肠道内能够产生致癌物的细菌,墨角藻提取物对各种癌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防治甲状腺肿大:墨角藻提取物中含碘和碘化物,有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作用。
辅助降血压:墨角藻提取物含有的氨酸及钾盐、钙元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 6、辅助降血糖:墨角藻提取物中含有的墨角藻多糖,是极好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能延缓胃排空和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因此,即在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的情况下,血糖含量也不会上升,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减肥:墨角藻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肥胖者的饱腹感,而且墨角藻提取物脂肪含量非常低,热量小,是肥胖者减肥的理想食物。
补钙:墨角藻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钙,可防治人体缺钙。
美容、延缓衰老、护发:墨角藻提取物可以美容。
2.鹿角菜属
鹿角菜属,学名Pelvetia,褐藻门墨角藻科的一属。该属现有4种,全是海产。是一种食用海藻。鹿角菜属海藻是生长于中潮带或高潮带的多年生植物,已俏生长的地方不但冬季不桔冰,而且夏季水温也不过高 ( 一般不超过 25“C ) 。因此,它们都是寒暖流交瘫的地区或者高樟度 暖流地区的产物,我国所产的鹿角菜也不例外。
(1)形态
藻体黄褐色,叉状分枝,扁平,无中肋,5~8厘米高。柄短,亚圆柱形。固着器为亚圆锥状。藻体下部叉状分枝较规则,上部分枝不等长,角度较小,节间距离上部比下部大。生殖托位于叉状分枝的顶端,长角果形,表面呈结节状突起,有柄,托的上部有时长出细枝,其上再长有生殖托。每个卵囊产生2个(少数3~5个)较大的卵,每个精子囊产生128个小的、具有2条鞭毛的精子。雌雄同株。生活史无世代交替,仅有1种二倍体的植物体。
(2)分布
该属现有4种,全是海产。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即欧洲沿岸,北美太平洋沿岸,日本、朝鲜和中国沿岸。中国只有鹿角菜1种。主产于辽宁、山东省。鹿角菜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一般在风浪较小的隐蔽处,藻体大而多分枝;风浪较大的显露处,藻体小而分枝简单。是一种食用海藻。
从鹿角菜属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来看,这类海藻无疑的是高纬度寒冷地区的产物。这一属最早的发源地可能是在北欧形成的,其后登陆到亚洲北部以至北美太平洋沿岸。其后由于水温和其他的变化,北冰洋和白会海沿岸的生长区艳迹,形成了三个登展的中心。我国的鹿角菜可能与辑氏鹿角菜从同一个已经灭绝的祖先演化出来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