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文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艺术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曾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担任理论教研室主任)

老师简介

老师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妹,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化研究部研究员,教育部第四轮美术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泰国东方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艺术专委会副会长。金妹主持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前世今生-醉红湿衣襟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0 ·

金妹近来的一组作品,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读本进行了理解性的诠释,所谓理解性的诠释,就是尽量用自己当下的生命体验,去感合古人的思想。因此,这种方法既不是六经注我,也不是我注六经,而是理解者以自己的“前结构”去与文本间进行沟通,从而达到的一种共识。在当代消费文化时代,“快餐”美学已把人闹得烦躁不安,中国文化强调的“清净心”在此语境中,已显得尤为重要,归根复明,也成了我们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课题。金妹正是基于这种生命的真切体验,创作了一系列图释。从作品本身来看,我认为她的作品至少呈现了两层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雨季-沾花飞 轻若梦50x60cm 布面油画 2010 ·

那色:本体的直呈

那色:本体的直呈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以讲,《心经》的本体核心就是在谈一个“空”。从金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这种“空无”的理解,显然带有后美学倾向,她并没有像古代画家那样在传统山水题材或样式中,去呈现本体之空明境界,也没有像当代有些画家那样,直接用完全无形象的抽象来表达空之意韵,而是在用实物与颜料的结合中,传递出的一种“悟道”心电图,在作品中,光影色调一一滤掉,仅有几种单色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花卉1 30x30cm 纸板油画2003 ·

事实上,它们并不能被明确地说出是什么“色”,按我的理解,应该是作者为了传达对“空与色、有与无间”的一种权宜之法,我称之为“那色”,那色,不是色,而是一种显现色彩的色。正如谢赫六法所说的“随类赋彩”之法一样,类色不是任何具体的色相,它是在解构色相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色彩。从这个角度讲,金妹近作的语言本身就很独特。其实,金妹以前的作品里,早已透显出对宇宙本源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听雨100x100cm 布面油画 2002 ·

比如:在《蝶-春》、《蝶-正午》中的女人体充盈于空气与光线之中,整个画面显得大气磅礴,同时又不失其秀美、清新、雅致,从作品中,可以发现作者的“一致”之思与对西方大师作品的专心研求,但是,其学习的痕迹还是清晰的,并且有意的“模糊美”没有使真理得以澄明,也因此使“无限”蔽而不彰。相信金妹创作这些作品,其良苦用心亦为此道,这也正是她这批作品的社会学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舞者1(130x130cm )布面油画 ·

 那水:生命褶皱的抽象

那水:生命褶皱的抽象

金妹在作品中的褶皱是我们生命“苦厄”之抽象,它表征着人类的一切困顿与不安,苦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一种苦。“由生理上引起的痛苦,譬如生老病死;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譬如聚散分别;由事与愿违引起的痛苦,比如不顺心,愿望落空;由恩怨是非引起的痛苦,譬如,争执、结仇。人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被抛的存在”,“此在”之人总是在操心、怕、畏、烦忙之苦中跌入虚空。金妹作品的“褶皱”巧妙地运用了布纹的肌理,表达了多种相关的含义,比如:它让我们联想到刚柔变化的旋律,松与紧的交替,甚至是灵与肉的交替,但是我觉得那更像水,水是无色的,却能够映现一切色,水是生命之源,它是万物本真性相得以返归的通途。在消费文化的当代,我们最需要的难道不就是“那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圆圆3 60X80cm布面油画 2013 ·

综观金妹的作品,可以发现她的勤奋与较高的艺术天赋,从对本体的直呈与生命褶皱的抽象表达,均可看出她对现实关怀与对中国传统人文情感的继承,并且在当代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转换,其审美意义在于对中西文化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融合与互摄,以一种历史感展现了个人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思考,这在当今的速度美学、机械美学、光电美学中无疑有着值得我们可以信赖的力量!

【关注转发并收藏我们,获得金妹老师的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