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其中经济学家最受追捧,大多数现代人追求的无非一件事:赚钱,这也是为什么经济类专业如此火爆的原因。
但好的经济学应该增进人类的幸福,而非仅仅是创造更多的财富。尤其在阅读了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之后,更认可这一观点了。
在书中舒马赫用他深厚的经济学涵养为基础,用独特又精辟的观点切入,铺展出全然不同的人文视角,透视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思路解决问题:挥别对巨型偶像的崇拜迷思、让小规模发挥大能量!
接下来就谈谈,我从书中学习到的三个观点。
经济学的角色
在塑造现代世界的活动方面,经济学扮演着核心角色,因为它提供了“经济”和“不经济”的标准,其他任何标准都无法像这组标准那样对个人、群体和政府的行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150年前,人们并不看好经济学的前景。但随着财富的增长,经济学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
所有现代社会都在持续关注基至痴迷于经济表现、经济增长和经济扩张之类的事情。
在评价一项活动是否应该存在时,很少有像“不经济”一词,这样具有终极决定意义的词语。
如果一项活动被认为是不经济的,那么它的存在权不仅会受到质疑,而且会被积极剥夺。任何被认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事都很可耻。
不经济的意思是:一件事情无法在金钱上赚到充足的利润。
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不经济的。尽管如此,出于社会、美学、道德和政治等非经济原因考虑,社会或者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体,依旧可以决定保留一项不经济活动或资产。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判断有片面性质,首先,过于看中短期情况而不是长期趋势。其次,它们的成本定义排除了所有“免费商品”,即上帝赋予的大自然中没有被私人占有的部分。
这意味着即使一项活动破坏了环境,它也是经济的,而与之竞争的另一项活动,如果以某种成本保护环境,就是不经济的。
此外,经济学是根据市场价值而不是自身性质处理商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私人赢利,这意味着忽略人对于自然世界的依赖性是经济学方法的本质特征。
生产问题并未解决
当今时代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认为“生产关系”已经解决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不仅有缺乏相关知识的群体,还有专家、经济管理者等等。
这一错误之所以会异乎寻常而又根深蒂固的出现,根源在于过去三四百年人类自然观的哲学和宗教的变化。
现代人时常将自己看作注定要支配和征服自然的外部力量,而不是自然的一部分,甚至会谈论与自然的斗争。
然而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自然资源由人类发现,但不是由人类制造的、离了它寸步难行的不可替代资产!这也是为什么舒马赫说生产关系并未解决的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一家公司正在迅速消耗资产,你能说它解决了生产问题吗?而地球不就是一家大公司吗?你一直在消耗自然资源,你又怎么能说解决了生产问题呢?
产生这种思维误差,是因为我们忽略的一个原因:我们远离了现实,倾向于认为一切不属于我们的事物都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创造了一小部分资产,而大部分资产是由自然而不是人类提供的,同时这些资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我们没有认识到,具有复杂知识体系的现代工业系统侵蚀了它所依赖的根基。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它依赖于不可替代资产,将其看作收入。
所以,认为生产问题已经解决并且据此采取行动的做法是一种荒谬的自杀式错误。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避开眼前的毁灭之路。这项艰巨的任务应该由我们每个人一起承担,一起努力。
我们应将对于未来的讨论转化成当下的行动,不应该仍然沉浸于“从未拥有如此好的时代”这一思想,要开始看到以持久性为目标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蕴含了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消费模式。
教育的作用是传递价值
人为什么能自我成长与发展文明,而动物每日却只知道填饱肚子与繁衍生息呢?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懂得教育。懂得记录知识,再通过书本传递给下一代。在一代代的积累下,知识得到储备,人类得到发展。
如果一个文明出现了危机,那么一定是它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然而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传递专业知识,而是传递价值观。
为什么怎么说呢?
留心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全人类的生存正在遭受威胁,然而这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科技知识,而是因为我们将其用到毁灭的方向上。
人类通过各种高端科技知识,创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用来消灭敌人,也消灭了自己!
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极为重要。只有当价值观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大脑之中时,它才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前行。
这意味着价值观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式或教条的断言,而是我们观察、解释和体验世界的工具,我们应该用价值观思考和感知世界。
你在思考的时候,并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在上面随意写下想到的内容。你在思考的时候,已经潜移默化地用你的价值观塑造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了。
其实早在青少年时期,有意识的批判性头脑开始充当某种把守大门的警卫之前,大量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头脑里。
可以说,这段岁月是一段“黑暗时期”。在这段时期,我们仅仅是继承者而已。只有在随后的岁月里,我们才逐渐学会整理这些遗产。
书里丰富的内容,并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用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的话来评价这本书:《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代表了经济学家的逆向思考,省思如何生活才是值得的与快乐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