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乳山法院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动延伸司法职能,调解成功后依然持续跟进,促成文书履行,高效助企纾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简介

村民王某系生猪养殖户,从某公司购入饲料,双方约定先交货后付款。后生猪市场量足价跌,王某无力偿还饲料款,被某公司起诉至法院。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履行阶段

眼看第一笔款项马上到期,为确保调解协议顺利履行,法官拨通了王某的电话,王某表示早已准备好现金,但因年龄较大,不会使用手机转账,且身体不适,无法到银行柜台办理汇款业务,所以尚未转账成功。于是,法官立即联系公司,建议他们派出财务人员,与法院干警一同前往王某家中交接欠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4日,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和该公司财务人员一起驱车三十余公里到达王某所在村庄。见到法官等人,王某递出早已备好的一沓现金,激动地说:“让你们专程跑一趟,我倒是省事了,但我心中有愧啊!”“大伯,你年龄大了,保重身体要紧!我们年轻,多跑跑腿不碍事的,况且现在村村通了公路,我们有车代步,出行方便,你不要记挂在心上。”在旁见证钱款交割的法官助理说道。随后,公司财务人员则当场出具收款收据,为王某办理现金收款手续。至此,这起买卖合同纠纷得到阶段性化解,法官将持续跟进后续款项履行情况。

来源:乳山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