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漫与日漫作为世界较为有代表的两种漫画文化有相似却也不同。

基于创作模式的不同,相较于日漫作者与作品的“对应性”,美漫则呈现了更自由的形式。

许多艺术家绘制了我们熟知的代表形象却不太被大众所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灭霸传承》第1期IG漫画店环绕变体封面

由乔·李(Joe Lee)提供

就像蝙蝠侠、超人、蜘蛛侠……这些超级英雄都通过电影、漫画、动画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但创作者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这一次我们通过《幕后:探访世界级漫画家工作室》跟随作者乔尔·梅多斯去看那些令人惊叹的漫画艺术中“魔法”背后的真实创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有人喜欢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有人则必须“自闭式”创作才能不拖延工期,有人偏爱复杂精致的框架、有人则喜欢松散不羁的线条,有人受黑色电影影响颇深,有人因天生色盲却从不气馁……

他们的经历有痛苦、有幸福、有深夜赶稿的辛劳、有灵感迸发的欣喜、重要的是有对创作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斐尔·阿尔布开克最初凭借为DC漫画公司绘制的《蓝甲虫》(Blue Beetle)而受到大家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和编剧马克·米勒(Mark Millar)合作了由漫图漫画公司出版的《哈克》(Huck)以及《蝙蝠女:重生》(Batgirl Rebirth)系列作品。

他笔下特殊、松散的线条使他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许多追随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地亚哥漫画展的独占变体封面

出自《异性:死亡轨道》(Aliens:Dead Orbit)第1期

他说,虽然工作中不会给自己限定工作时段,但是通常会给自己指定一个目标,无论画多长时间,每天会完成自己已定的工作量。

同时他也明确提到了居家办公无边界感的利弊。

“对我来说,在家工作反倒有害。因为家里是你放松的地方,或者说是你做家务的地方。当你在家时,会夹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想静下心来画一根线条都会变得很艰难。你会感觉自己并未在工作,但同时你又会感觉好像总是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

第955期变体封面

关于漫画内文绘制,拉斐尔·阿尔布开克一般在通读之后,就会给每页尽可能设定好画格的布局,把一整期的内容都布局完后,就从自己最喜欢的几页着手画了。

作为画师,拉斐尔·阿尔布开克喜欢从不同领域获取灵感,比如电影、画作、插画或是广告,不然读者会很轻易辨认出你的灵感来自哪部漫画,需要时刻保持创作的新鲜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夫·约翰逊凭借《100颗子弹》(100Bullets)、《侦探漫画》、《惩罚者MAX》、《全明星西部》(All-Star Western)等作品证明了自己是当代漫画界最具活力、最别具特色得封面画师之一。

近几年他还为DC创作变体封面,如《闪电侠》、《丧钟》(Deathstroke)和《怪车赛地》(Wacky Raceland)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夫·约翰逊和拉斐尔·阿尔布开克不同,他没有明确的每日工作目标,也不会给自己设定工作时段,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说他的最佳工作状态是在截稿的前一天,他会花一整夜的时间把工作都做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第4卷第29期封面

戴夫·约翰逊创作了很多厉害的封面。但比起自己看剧本,他更愿意靠向编辑们取经来获取创作思路,他觉得编辑们在素材方面理解得比他自己更要透彻,再搞清楚本期刊或单期漫画故事得重点后,再凭自己得直觉来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蝙蝠侠》(Batman)

第2卷第40期变体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弗兰克·奎特利(文森特·德加恩的笔名)的职业生涯始于苏格兰的独立漫画杂志《电子汤》(Electric Soup)。

之后他来到DC专门面向“成熟读者”的厂牌Vertigo(眩晕)麾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他和很多如格兰特·莫里森、马克·米勒、阿兰·格兰特等当代漫画界的杰出编剧有过合作,也曾为《行尸走肉》和漫威的《超胆侠》绘制封面和单页画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他的访谈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工作的热爱。他不会专门为工作“挑地方”,他只要工作起来就总是停不下来。即使饿了,也会因为工作进行得顺利而不想暂停,如果工作进度不够快,也会晚饭后回到家中继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明星超人》平装本封面

至于绘制漫画内页,弗兰克·奎特利也不同于戴夫·约翰逊会寻求编辑们的帮助,他会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剧本,自己理清内容后才开始做缩略图和页面布局。

而且在画角色时,也会不断练习画他们,以便使其更进入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蝙蝠侠与罗宾》(Batman & Robin)第1卷

“蝙蝠侠重生”(Batman Reborn)封面

就算这样,还是从来没有哪一页漫画是他完全满意的。他觉得自己画过的每一页漫画,都有些许可以改进的余地,而且有些页面有许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东西。

想是想,做是做,汲取经验、教训比当下改了再改更有益。

有一些人是完不成事情的,因为他们总是痴迷于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开《幕后:探访世界级漫画家工作室》时,我们看到得不仅是18位传奇艺术家的珍贵手稿、实拍影像,而且可以通过专业采访的内容,让我们如临其境,切实感受到这些艺术家们创作的氛围,聆听过去50年间那些优秀的漫画与图像小说的创作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这些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创作经验与人生忠告。

如何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保持新鲜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如何在创作中找到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创作风格?

对于不同种类的工作如何调整工作节奏和顺序……

马克·弗海顿为本书作序:

最吸引我的永远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当我说“过程”这个词的时候,我指的是它所包含的全部含义,即从创作初期脑海中混杂的不可名状的“灵感”,再到后期把全部的构思、要点绘制在纸张或屏幕上。

创作这件事本身就具有魔力和神秘感,再者是一如既往的个人风格。

任何创作上的努力,最初总是伴着些许灵光闪现,大多时候还是埋头苦干。

在这本书中,画师们谈论他们的草稿、创作过程及各种创意的迸发。同样也揭示了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耗费大量时间坐在手绘屏或电脑屏幕前,处理着数以千计的细小问题,只为让画面中那些元素看起来更生动……这便是魔法成真的窍门。

本文源自:中青动漫

/留言福利/

分享“你与DC漫画的故事”

馆花将选出3个人

获得《幕后:探访世界级漫画家工作室》书1本!

顺手“点赞+在看”,中将几率更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