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文 | 太萌太后

当前,互联网多元化、娱乐化表达盛行,为了过分追求所谓的“接地气”,一些所谓的“网言网语”不断加速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这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重视、提高警惕。--题记

今天,我聊的主题是“网络词汇热背景下的‘冷思考’”。对于这个话题,笔者有着鲜明的观点,那就是:所谓的“表达”,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亦或是网络,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听懂、看懂和读懂。如果片面刻意地追求“新特奇”,用超出正常人脑回路的方式,硬造“网络词汇”,造成社会认知受损,甚至侵蚀传统文化,那绝对是不行的。毕竟,创新有度,不可越界。

众所周知,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中国汉字已经流传了近四千年。几千年来,承载思想文化的中国文字,就如同中华文明一样,包容并蓄、开放更新,并长期处在一种规范与拓展的动态统一之中。

例如,元稹笔下的“菊花”温婉多姿、芬芳艳人,一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将菊花历经风霜而后凋的品格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以陆游为代表的文人雅士喜好“百合”,曾作“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虽70岁尚秉持童心,悠闲自得静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再如,清代诗词“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阐释“茶意”,悟出要想其乐融融唯有内心充实的修生养性之道。

但自“黑莓不再是水果”“2B不再是铅笔”“稀饭不再是早点”“锦鲤不再是鱼”“春天不在是春天”“香菇变成一种情绪”“酱不是酱”“绿茶戴上了‘表’”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粉丝”从食品变成人类;“同志”由亲切变得敏感;“专家”从内行高手变成无赖流氓。曾经生活中的一个个承载着美好的词汇,渐渐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追求用语亲民无可厚非,适时更新、灵活运用一些新鲜生动、符合大众口味的网络词汇亦可理解,但低俗网语不可碰、粗俗之风不可长。

其一,对传统文化的固有基础形成冲击。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现代信息技术催生的“快餐文化”,“快节奏”成为常态,导致受众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疏于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文化符号”逐渐“被网络化”,用所谓的“娱乐方式”恶搞名人、曲解历史,以此满足另类的审美趣味,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例如“李白不是诗人是刺客”“扁鹊很忙”“木兰啃烧鸡”等,不仅是对历史名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情亵渎,充分折射出“泛娱乐化”道德价值滑坡、道德标准失衡的本质,这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其二,对公序良俗的社会认知形成冲击。如今“网络语言”日趋日常化、普遍化,与一些商业机构及“键盘侠”的泛滥使用“示范”效应不无关系。就当前广告而言,从化妆品、服装,到电影、旅游,再到餐饮、住宅等,几乎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找到用网络流行语写成的广告,这些商业元素在资本的注入下,毫无关联的个体词汇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形成无数“新词奇象”。例如,闻鸡起舞变成了闻“畊”起舞、十全十美变成了“食全食美”、随心所欲变成了随心所“浴”等,这些如同一把“软刀子”,肆意伤害着公序良俗,从此以往,恐将拉出一道损害社会认知的“大口子”。

其三,对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形成冲击。青少年处于学习阶段,一些不雅、粗鄙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乃至社会日常话语中,最先影响到的就是青少年群体。从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2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79.6%,58.4%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网络语言常用的谐音字、音译字、生僻字,不仅对青少年语言体系构成影响,同时还侵蚀着青少年的思维认知,这对模仿力强、辨别力弱的青少年在语言的学习上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正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网络语言过度运用,这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在此,笔者呼吁,让我们一起规范网语使用、凝聚社会认知,呵护祖国花朵、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二号楼.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