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官媒、美国对外策动颜色革命的急先锋、反华势力代表美国之音于6月2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蓬佩奥呼吁建立“全球自由联盟”,协助三座灯塔: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蓬佩奥是美国投机政客的代表之一,随着特朗普的上任和卸任,蓬佩奥为了谋求参选美国总统,投身美国极右翼保守派阵营,无论是在美国国务卿任上还是卸任后均以极端反华人士的面孔示人。

在文章开头,提到了蓬佩奥于6月24日在其所供职的美国右翼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演讲,称乌克兰必须“自由”,指责普京协助乌东亲俄和俄族群体抵抗泽连斯基政权麾下受到西方支持的纳粹杂种们的行为是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灭绝”,同时再度指责中国严厉打击分裂势力的行为是“屠杀”。蓬佩奥认为,俄罗斯的衰落在长期来看是不可逆的,但他同时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不受动摇,所以对通过颜色革命上台的泽连斯基政权发动了战争,而不是为了抵抗西方再度分裂俄罗斯、种族灭绝斯拉夫人以占据俄罗斯的土地和财富才发动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援助泽连斯基政权符合美国利益,并且能够通过援助泽连斯基政权及其麾下名义上服从于泽连斯基政权,实际上听从华盛顿调遣的纳粹杂种们“打败”俄罗斯,从而威慑中国,让中国不敢为了完成国家统一而出兵台海,消灭盘踞在台湾岛上的台独势力,进而为未来美国必然会谋求的分裂中国乃至于种族灭绝中华民族创造机会。蓬佩奥表示,美国应当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并与之建交,从而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扩展桥头堡寻找一个合适的伙伴和军事基地的部署地点,中国的统一只会削弱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造成美国霸权的衰落,这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美国需要以四方对话机制和AUKUS为基础,尽快在亚洲建立“亚洲版北约”,让盟友们替美国对抗和消耗中国。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中东地区,支持以色列有利于保持中东的分裂,为美国针对伊朗、控制中东地区的化石能源提供抓手。

美国有一位颇为出名的国际关系学者,名叫约翰·米尔斯海默。他出身美国空军,是典型的美国“老白男”冷战式精英学者,被誉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后,空军制胜论在美国一度甚嚣尘上,但出身美国空军的米尔斯海默在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明确表示,地面力量才是暴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海军才是美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而不是空军。在2007年,他又写作了《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指出所谓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实际上是美国自己拨款,养活一群游说自己的人,而不是以色列出资游说美国,这是十分愚蠢的。在2011年,米尔斯海默又指出,一国领导人一般不会对外撒谎,因为国家间的不信任需要通过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坦诚来消除,撒谎并不会改变国与国的互不信任;相反的,在对内宣传时,撒谎往往是常态,因为符合国家利益的决策往往不符合本国政治正确,阻碍了决策的形成和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俄乌冲突来看,米尔斯海默何止是说对了,他简直是说的很对。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明,米尔斯海默的主张是:大国要说一不二,言出法随。但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西式民选体制的国家来说,在实际执行领导层决策和意志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说会导致本届政府在中期选举大败或者在总统选举中大败。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取舍之间,鲜有哪个美国政客能够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小罗斯福那样,用胡萝卜和鞭子驯服阳奉阴违的事务官们,从而让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实现自己与国家的共荣。遗憾的是,蓬佩奥也不例外。

就蓬佩奥的发言来说,迎合美国右翼民众简直写在了脸上、写在了骨子里、写在了字里行间。他和美国主流学界,无论是支持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学者们没有太多的区别,都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之中:由于美国是“民主世界”的灯塔,因此要支持其他的所谓“民主国家”;由于美国支持了其他的“民主国家”,因此其他的“民主国家”一定会无往而不利;由于其他“民主国家”无往而不利,因此美式民主是正确的,和可乐一样是唯一口味的;由于美式民主源于美国,所以美国是“民主灯塔”,可以说一不二。这种“因为我强,所以我对;因为我对,所以我强”的循环论证思路在冷战后已经成为了美国政界和学界思想的主流,相对的像是米尔斯海默这样热衷于戳破“皇帝的新衣”真相的人反而靠边站,在中国这个被美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国家更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实际地说:蓬佩奥呼吁西方世界团结起来打垮中俄维护美国霸权,代价由谁来付出?由于维护的是美国霸权,最终获利者一定是美国,那么代价必然由美国的盟友们来付出。不过,考虑到以下的一系列情况:当澳大利亚的将军们需要听美国人指挥,当法新社的编辑们忠于美国人的利益,当德国官员们每一通电话都被美国人监控;在这个时候,美国人要求盟友们抱着自己永远不会搬走的邻居一起跳崖,除了高喊“跳了又不一定会死”后奋力一跃之外,美国的盟友们也做不到什么其他的事情,或许,也许,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