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铁发展起步较晚。从技术引进到不断创新,中国高铁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运营时速和技术水平,创造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发展成就,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津城际、京沪高铁、郑西客专、沪杭高铁、合蚌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一条条高铁接踵开通运营,“中国速度”举世瞩目。根据中国中铁发布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新建高铁里程达到2168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近日,印尼雅万高铁全线13座隧道全部贯通,为2023年6月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虽然我国的高铁确实瞩目,但现实是,我国高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9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2021年财务决算。2021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313亿元,同比增加646亿元,增长6.1%;净利润亏损498.5亿元,折合日亏损约1.3亿元。话说回来,难道我们14亿人还“养不起”高铁吗?

首先,高铁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建设一条2000多公里的高铁,至少需要投资3000亿元。原铁道部部长张曙光曾表示,动车组每节车厢造价60万元,而仅和谐号的车头造价就不低于1700万元。再加上车身和各种建造人工成本,一辆和谐号的成本将达到数千万甚至数亿,而我国正常运行的动车数量超过2500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高铁建设初期,大部分资金都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来的,每年要偿还的利息也很高。因此,除了维修费和员工工资外,有的甚至连利息都还不上。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严控高铁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虽然我国的高铁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但不得不说,它为国人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在人们出行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加速了一个行业的衰落,那就是长途客运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过去16年来,中国的客车产销量一直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乘用车产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销量高峰,当年销量达到60.69万辆,其中大客车销量84252辆,中客车销量79612辆,轻型客车销量443054辆。然而,如今的客车市场早已变得物是人非。

2021年中国客车终端销量仅为34.9万辆,其中大型客车销量仅3.84万辆,中型客车销量3.5万辆,轻型客车销量17.85万辆,专用客车的销量9.72万辆,客运量也减少130亿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的客运站挤满了消费者,那个时候,客车承载着亿万孩子的梦想。许多出身农村的80后都记得,从县城的高中回老家,通常乘坐摇摇晃晃的中巴车,从一个镇子到另一个镇子也要坐客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大巴车、中巴车的记忆却越来越遥远。

现在的汽车站乘客基本都是老人,客车司机也表示几乎每天都在赔钱。去年,又一家运营了43年的深圳沙井汽车站宣布因长期亏损而选择关闭,这意味着深圳沙井汽车站的多辆客车将停止载客。2019年至2020年,广州、北京、四川等地大量汽车客运站宣布关闭,其中广州18个客运站已关闭三分之一,其余几乎靠地方补贴维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河南郑州的全球最大客车龙头宇通客车,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46亿元,同比下降2.8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竟亏损1.16亿元。生产豪华型客车的主力厂家安凯客车,今年一季度仅售出694辆。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7.8亿元,亏损2.64亿元。更重要的是,安凯客车已连续亏损了8年。

国内上市的五家客车生产制造企业: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亚星客车和金龙客车,除金龙客车实现净利润388万元外,其他四家均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单纯核算这五家上市公司的客车业务利润,全部都是亏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客车产业为什么会走到这个阶段呢?不可否认是由于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国内公路运输的客运量直接下滑了60%以上。第二点就是飞机、高铁等多样化的出行方式,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保有量也迅速增加,每年销量高达2500万辆左右。再加上国家适时出台了多项购车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购车成本,这也让更多人选择买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广大农村朋友来说,客车仍然是他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即使客运站亏本关闭,也不会彻底“清零”。但不可否认的是,客运汽车已经走上了没落之路,这辆曾经带着无数农村朋友去大城市的车,开始逐渐成为人们模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