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汇聚强大阵容打造的当代现实题材歌剧《先行者》日前在深圳落幕。这部由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的作品,作为深圳首部歌剧被搬上舞台,成为深圳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探索。

为了打造好这部剧,导演黄定山这两年频繁往来于北京深圳两地。投入创作的第一步,一定是找到歌剧艺术和深圳城市气质的贴合之处。

歌剧《先行者》排练现场

歌剧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穿梭于深圳城市的车水马龙之间,看一群创业青年在集装箱内来来往往,看大大小小的高科技企业拔节生长,看前海崛起为国际化现代化新城……这样一座由“拓荒牛精神”滋养起来的城市,又有着“街头艺人”在大街小巷弹唱的温暖,如此丰富的城市特质深深打动着黄定山。他认为,以歌剧的精致来呈现深圳的都市繁华、人间烟火,二者的气质极为贴切。

勾画城市与人,城与生活

从艺40年,“红色”是黄定山大部分歌剧作品的底色。执导这样一部带有深刻城市印记,书写新一代年轻创业者的现实题材作品属于首次,过往经验已不能满足这次的创作需要。相比之下,红色题材作品往往表达的是历史对今天的观照,《先行者》传递更多的是今天对未来的启示和引领,对黄定山来说,这恰恰是一部处于创作交汇点的作品。

导演黄定山

这种挑战让他瞬间投入对歌剧舞台呈现的寻找。艺术家创作时,舞台呈现往往是一种朦胧的、不可言说的状态,出于对深圳的直观感受和了解,黄定山知道,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思考,从不同侧面勾勒出深圳的年轻活力,是整部歌剧的灵魂。

然而,以上一代人的视角,去表现年轻一代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主创团队都有难度,黄定山也不例外。而这恰恰带来了一种距离,距离使得他对剧中人、剧中事有更清晰和理性的认识,更有助于给这部作品融入一种独特的美。

创作过程中,黄定山不断调整心态,让自己变得更年轻,对年轻人所处的创业环境和心理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开掘。他将这种角色的代入融入生活阅历,站在更高维度思考年轻一代未来的可能性,以期对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生温度,作更加深刻的表现。

艺术源于生活,而一定高于生活。深入了解深圳的过程中,他从深圳的各种场景中提炼出一组组意象,勒杜鹃、创意园、无人机、大海与礁石……对它们不是进行简单的翻拍,而是将真实场景经艺术概括和提升后呈现于舞台。

尤其是,当看到创意园的集装箱内,萌生出无数创意,萌生出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年轻才俊,黄定山决定以集装箱为载体诠释深圳人文精神,建立起城市与人、城与生活的双关影响。实地看到的集装箱是单个存在的,黄定山呈现在舞台上的集装箱却是层层叠叠——他心中的创业历程一定是重峦叠嶂,充满着困难,而创业者们恰恰有着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他们突破重重藩篱,困难中透着坚毅。这时的集装箱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隐喻。

深圳又称“鹏城”,歌剧《先行者》中,黄定山还提取了大鹏展翅的意象。当他来到令人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前海,内心被深深震撼。因此舞台上出现了一尊巨大的前海石,大鹏从深圳出海口起飞,在航标灯的引领下,飞过大海飞向朝阳,热烈而澎湃。

歌剧《先行者》排练现场

回归歌剧本体,这些富有深圳特质的元素,赖以独特的舞台呈现,方能给观众带来视听冲击。过去,观众走进剧场“听”歌剧;现在,观众走进剧场不仅是“听”歌剧,还要“看”歌剧。欣赏方式的变化,折射出当下观众审美理念的转变。歌剧创作在听之余也要满足观众看的需求,给观众以全方位视听体验,因此舞台的综合呈现要精美。《先行者》呈现了以音乐为本体,充分调动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造型等舞台综合表现手段,打造沉浸式舞台情景,给观众带来绝佳艺术欣赏。

这与黄定山的戏剧美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他最想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的。他认为,观众从作品中体会到的所有思想和精神,都来自于审美过程中的自由接受和提炼,任何艺术不要耳提面命,而是应该以最美的方式,让人们自然接受,从而提炼出思想和精神。新时代和深圳人给他内心带来了激荡,这种激荡能否通过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才是黄定山最想要的反馈。“这就是我们深圳!”谢幕时,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给了黄定山莫大的激励和认可。

歌剧在任何国家都是主流艺术,如何以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流思想和精神传达出来,在未来一代身上滋养、传承,是艺术创作者的责任。黄定山说,“今天的深圳青年是有情怀、有理想的,他们不知疲倦的创新,他们对世界的赶超,我们都想借年轻三创客那种与大海同在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三创客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代深圳青年的群像。”

讲好舞台故事,歌剧见人见精神

歌剧虽是舶来品,但和中国地方戏曲一样,都是以歌舞手段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当今时代,舞台艺术都在发展,歌剧如何发展?黄定山一直在思考。他认为,今天的歌剧要适应今天人们的审美毋庸置疑,今天人们更倾向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方式,舞台艺术更要接近于对今天人的揭示,反映今天人的生活,如此才能让人产生“共情”。

因此做大众的歌剧,让歌剧大众化、接地气,是黄定山一直追求的创作方向。戏剧以表演为核心,表演的核心是演员在塑造人物。今天的观众喜欢听故事,让歌剧大众化,就是要讲好故事,而故事的核心是人。

歌剧《先行者》演出剧照

艺术要表达真善美,真是第一。当代现实题材的剧中人就在我们身边,观众更容易代入审视,这就给创作带来更大难度。而这些人物形象恰恰来自于现实生活。这也是黄定山为什么一直强调“演员要在舞台上生活”。他说,歌剧演员不是在舞台上表演,而是在舞台上过角色的独立生活,以歌唱表达人真实的内心生活,让观众感觉这就是生活。

这里有一个矛盾点。音乐戏剧本质上是非生活形态的艺术表达,不像电影、电视剧等是生活形态的仿真表达,甚至是直接还原。歌剧以演唱为主,演唱不是生活本来的方式,它是更加艺术、更有距离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既是严格按照台本进行的演唱,又要让观众感觉像说话一样。

这样的思路,让黄定山在给演员们排练时,投入了更多心思。他不仅仅是导,也要在每次的排练中进行教学,将更多独到的艺术思想和理念讲给演员们听,且尽可能让他们感觉这些理念是从身上“长”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给他们的。历经一次次打磨提升,《先行者》的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每一次都有突破,他们真正生活于舞台,找到了每个角色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生活给他们带来了表演的愉悦。

我们欣赏到的《先行者》,不管是舞台呈现还是人物塑造,无疑都是成功的,黄定山也在这次创作中诠释着他创作美学上的“五可”原则:可信、可近、可看、可感、可敬。“可敬”是他最致力在做的,剧中所塑造、所树立的人物,最终是要有一种思想、一种情怀和精神令观众敬仰。

歌剧《先行者》排练现场

就像《先行者》刻画的以三创客为代表的深圳青年,黄定山最终想让观众看到的,是这些青年所背负的火热的未来,以及他们身上那种对创新的坚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韧精神。

随着时间推移,歌剧《先行者》的余音仍绕梁盘旋。然而艺术总是遗憾的,这部精心打磨的剧与观众见面后,被戴上了诸多光环,当然也有一些瑕疵。而这也是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永远是鲜活生动的,可以继续不断打磨,未来这部剧将给人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空间。(文:温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