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曾说,“维系一个大学生命的就是学术。作为科研也好,教学也好,一切都是以学术作为它的维系点。如果学术腐败了,这个大学就腐败了。”

学术腐败,当然指的是学术造假、抄袭之类的事。但高校的腐败难道仅止于止?

黄达人说得好,“维系一个大学的生命就是学术”。如果一个学校的教授、副教授不用心做学术,不用心搞教学和研究,而是一门心思想要当院长、副院长、校长、副校长,会给年轻讲师、助教们树立一个什么榜样?当年爱因斯坦当过什么校长、院长吗?霍金当什么校长、院长吗?当年梁漱溟、熊十力、鲁迅当过什么校长或院长吗?如果大学里边有点能力的人整天想的是做官,“大学的生命”怎么维系?这难道不是高校的一种腐败?如果一个教授、副教授不好好上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甚至可能连一篇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也不指导,更不用说写几篇真正有价值的论著,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去勾兑学样领导,尤其是拥有人事权的领导,这不是一种腐败,是什么?如果一个大学任命校级和院级干部,所依据的不是其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到底有何突出成绩,而是其是否已在做什么“行政”工作(在大学做官也是只能上不能下),如果搞所谓“民住推荐”或“民住测评”时,也不让当事人哪怕做一两分钟的陈述,投票以后赶紧把票箱收起来,根本不当场唱票(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也是对积极参与这种活动的教职工的极大不尊重),这能让想要认真搞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心服口服吗?这不是一种腐败,是什么?

事实上,这是一种比在网络或媒体上被揭发的学术腐败严重得多的高校腐败,一种危害大得多的高校腐败。何以见得?毕竟,高校教师中搞学术造假、抄袭的人是少数,影响面也相对较小,而且一经爆料,会引来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当事人可能立马身败名裂,所以更容易得到惩戒。相比之下,如果大学不按大学的逻辑来办,所造成的导向作用必然是学而不优则仕,必然是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衙门化,而无需证明的是,学而不优则仕,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和衙门化所造成的危害之大,绝不亚于少数几个人的造假和抄袭,却又不像白纸黑字的造假和抄袭那样,总有一天会东窗事发,被逮个正着。

众所周知,望官、跑官、媚官、争官在中国大学里已蔚然成风。现如今,中国大学校园里有几个教师仍然在做真正有价值的学问?尤其在已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做真正学问的人的比例究竟有多大?难道中国学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像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那样正在迅速缩小?事实上,大学官僚化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结构性腐败,其所造成的危害远大于通常的学术腐败,因为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行业性的普遍现象。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人不以为怪,反以为正常。如果有人仍在认真做学问,他反而会被视为异类,遭到排斥。不用说,这种局面对于学术共同体的维系、学术水平的提高只能起负面作用,而无任何积极意义,而大学的学术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乃至综合实力又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已过了不惑之年,中国大学教育也该改掉学而不优则仕的风气,和望官、跑官、媚官、争官的恶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