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叠加供应链供需矛盾及疫情的刺激下,造船业订单出现下滑,但行业手持单量依然较高,国际海运未来几年或将面临运力过剩危机。

01、造船业订单出现下滑,但行业手持订单量依然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疫情进入常态化后,全球经济开始从下滑到反弹,贸易需求的增长助推运价的飞涨,加上港口堵塞一箱难求,也增加了船只的需求,全球造船业迎来强劲复苏。据数据显示,光2021年全年新船订单量就创下过去10年来第二高的纪录,集装箱船订单量有史以来首次超过散货船和油船。

从国内市场来看,据中船协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427.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3%;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769.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截至2022年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02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2%。

尽管受到上半年国内经济和疫情的整体影响,造船业订单出现下滑,但行业手持订单量依然很高。

02、大船下水,运力过剩,海运价格或断崖式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过往国际海运利润飙升的部分原因来自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

有分析称,过去两年,供应链的拥堵导致运输时间和船舶航线周期显著延长。当供应链变得更长时,集装箱被困在供应链中的时间不断延长,结构性短缺使得市场需要更多的集装箱来满足局部需求。

  • 港口畅通、供应链正常,将释放大量运力

航运市场进入黄金期,不断吸引各大船公司纷纷斥巨资投资造船来保障运力。

在过去两年集装箱船和LNG船创纪录的新船订单推动下,中韩两国船企新船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四分之三,中国船企手持订单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韩国创下历史新高。

船只订单的交付时间大约集中在未来几年,当目前正建造的船舶下水时,全球集装箱市场的运力池将大幅增加,未来随着港口拥堵进一步畅通,一旦供应链正常化,将会释放大量不再需要的集装箱运力,短期内可能腾出大量集装箱船,空出大量运力。

航运数据情报公司Sea-Intelligence发布的关于全球运力供给情况的报告称,如果综合考虑2022年船厂即将交付的450-480万TEU的新运力,集运市场上将有1300万TEU的运力过剩。惠誉报告也认为,2023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将超过需求。

  • 运力过剩,全球经济衰退加速,海运价格或面临断崖式下滑

运力过剩叠加全球经济衰退加速,海运价格或面临断崖式下滑,存在存在行情低迷的风险。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压力,许多国家的消费需求将会下滑。据摩根大通分析,美国货运业出现衰退,集装箱货运已经出现量价齐跌,导致美国、欧洲、日韩等多国股市航运板块大幅下挫,给市场发出了预警。

03、国际海运运力过剩,国际物流需做好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装箱船订单的火热从侧面反映了市场需求。海运运费高悬不下,产业链上的国际物流公司和出口企业,将不可避免承受被转嫁而来的高成本。而未来运力过剩,国际海运可能面临货量需求变少的挑战。

在运力和运价充满变数之下,大多数企业选择跟航运公司签订长期协议合同。对航运企业来说,长期协议合同能够保证稳定的货源,对外贸企业来说,相对固定的运价,可以避免航运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的市场风险。

对于国际物流企业来说,未来运力的释放,或使国际空运和海运市场急转急下,运力采购会相对充裕。但需要提前为市场断崖式下滑带来的巨大风险做好全面应对措施。运连网·柏威国际与MSC、CMG-CGM、MAERSK、 CSCL、COSCO等多家船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海运干线遍布欧洲、亚洲、美加、非洲、南美、中东、澳新等,以充足的运力保障和丰富的干线产品资源,持续为中国品牌的出海“保驾护航”。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及网络,不代表运连网·柏威国际立场,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