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以涨为主,但涨幅相对温和。美元上涨与对手货币欧元、英镑疲弱相关,也与多名美联储官员本周发表了鹰派言论相关。此外,市场避险情绪波动也对美元相对有利。

美联储“嘴硬”

本周美元有所上涨,截至北京时间周四17时,美元指数暂报105.07点,本周迄今暂累计上涨0.90%。

美联储官员本周的言论是美元上涨的一大原因,但考虑到本周美国经济指标较差且美债收益率下滑,故更多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元指数的主要对手货币表现更弱。

本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参加了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美国、英国、欧盟央行行长列席的“欧洲央行论坛”上。鲍威尔在会上表示,美国可以避免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可以承受紧缩货币政策。

鲍威尔还表示:“我们认为我们有办法在保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实现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不过,鲍威尔很快又补充说,“不能保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这显然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美联储多名委员本周也发表鹰派言论。

实际上本周美债收益率呈现小幅下滑态势,这点其实就证明了美元上涨更多地是因为对手货币恰巧走势更弱。本周迄今欧元暂贬1.02%,英镑暂贬0.98%。日元虽创出新低,但贬幅有限,本周迄今日元暂贬0.73%。美元上涨得益于对手货币另一证据是本周美国公布的经济指标不佳,这显然有损投资者对未来加息空间的预期。

衰退忧虑仍在

周三美国公布了令人失望的第一季度GDP数据最终修正值,其显示:该指标为“下降1.6%”,这差于一个月前首次修正值的“下降1.5%”。另外,市场预期也是“下降1.5%”。这份数据会先后公布三次,第一次称为“初估值”,过一个月公布“初次修正值”,再过一个月公布“最终修正值”。还有,上述指标原始数据是季环比,然后再折算成年率。

同在周三公布的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为上涨5.2%,高于预期的涨5.1%。该物价指数提升了加息预期,故就稍稍对冲了上述GDP这一不利于美元的因素。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美国消费者构成损害,这使他们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而工资涨幅涨不过物价。

美国上次出现GDP负增长是2020年第二季度,但那次并未出现衰退,原因是当时美联储因通胀较低而有较大的自由进行量化宽松。另外,美国政府也推出了不少财政刺激政策,两者合力之下,美国经济也只是短暂下滑。

按一般习惯,当一国GDP连降两季时,人们就称该国经济限入衰退。由现在情况看,美国经济确实有陷入衰退风险。然而问题是,就在经济有衰退风险时,美联储却不得不加息,显然是是种极为“苦恼”的操作。

本周二美国公布的数据同样令人失望,周二公布的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8.7,创下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不如预期的100.4,更不如5月的103.2。

上周起,市场对美国经济将于今年内陷入衰退的预期就较浓,甚至当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不敢完全否认存在衰退的机会。即使本周鲍威尔言论重新趋于强硬,也没敢完全否认衰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