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十年代初,一场大火烧毁了香港一个木屋区。一夜之间,5万多人流离失所,香港政府为了安置这些失去家园的市民,迅速建起许多“徙置区”,虽然大量的市民住进了新房,但这些“徙置区”却成罪恶的温床,大量的青少年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劳剑豪就是其中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9岁的劳剑豪与家人一起搬到香港观塘鸡寮“徙置区”,就是如今的“翠屏村”。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劳剑豪开始与一些年纪相仿的孩子混在一起,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成为一个典型的“坏孩子”。

劳剑豪的父母见他不爱读书,于是让他学门手艺活,然而贪玩的劳剑豪对手艺活根本不感兴趣,两三年后仍然学无所成。少年时期的劳剑豪,性格变得叛逆,因忍受不了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而不想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踏入黑道的日子

五六十年代的“徙置区”,人口密度高,通常有上万人在区内居住。其中就有来自不少黑帮组织的成员,甚至一栋楼代表着一个帮会,因此年少无知的孩子们很容易被“踢入会”。

不久,他在球场结识了一帮小伙伴,有钱一起花,有烟一起抽,非常讲义气,劳剑豪觉得和他们在一起非常开心。在这种情况下,劳剑豪加入了一个名为“敬义社团”的黑社会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义社团创立于50年代初期,是向华强父亲“向前”离开香港前,从“义安会”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有“敬重义安”的含义,因此叫“敬义”。该社团在当时的鸡寮,是一个较为出名的黑帮组织。即使在鱼龙混杂的九龙城寨,“敬义”也是数一数二的。

加入黑帮之后,十几岁的劳剑豪经常与兄弟们一起“收保护费”、抢地盘。由于有着“拼命三郎”一样的性格和勇气,劳剑豪得到帮会老大赏识,很快从“蓝灯笼”转为“四九仔”。两三年后,劳剑豪又升职成为社团的金牌打手,俗称“红棍”,有了这个头衔,劳剑豪成了一个拥有“开堂收人”权力的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一世挑战两大黑帮

一年后,劳剑豪又成为“敬义社团”鸡寮话事人,手下有数百人跟随,实力可谓是“如日中天”,不过也令他变得不可一世,甚至扬言要挑战其他帮会。劳剑豪曾在江湖上放话“拳打水房,脚踩14K”,然而这句话差点要了他的命。

据“扇口组”所知,水房又称“和安乐”,由于其成员大多是“白眉派”弟子,而14K龙头葛肇煌是“白眉派”开山祖师“张礼泉”的大弟子,因此两个帮会交情匪浅。不知天高地厚的劳剑豪,却同时向14K和水房发起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的某一天,太阳刚下山不久。劳剑豪与几个兄弟在自己的地盘吃饭,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吵杂声。劳剑豪回头一看,发现有二三十人朝着自己冲过来,他一眼认出了带头大哥,知道这是仇家找上门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仔敬义

劳剑豪认为在自己家门口,没理由害怕对方,于是下令让兄弟们准备战斗。经过一场刀光剑影之后,劳剑豪打跑了对方,正为“胜利”而感到喜悦之时,又有四五十人带着家伙朝他们冲过来。

由于刚才的一战,打得过瘾,士气正旺。劳剑豪又带着兄弟们正面迎敌,由于对方人数太多,劳剑豪受了伤,但最终还是胜利了。刚喘了口气,突然又有大约一百多人冲了过来。

此时,劳剑豪的兄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连战三场,全身而退,二十人大战两百人,杀出鸡寮。一夜之间,劳剑豪令“敬义社团”名声大噪,从此“打仔敬义”便在江湖上传开。但是劳剑豪的命运却与黑帮电影完全不同,那一战之后,劳剑豪却从一个江湖大哥变成了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