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末,你在西餐厅切开焦香的五分熟牛排,脂肪和肌肉间若隐若现的粉红色肉汁,让人食欲大增;可是到了周一,你在食堂吃到一个夹生的鸡腿,胃中却一阵翻涌。

为什么牛肉没全熟也能吃,而其它肉却不行呢?

牛肉的细菌少,还好找

首先要说明的是,不管是鸡、猪还是牛,都有可能感染沙门氏菌,使肉受到污染[1],所以,一般来讲,生肉是不能吃的。

牛排可能是一个特例。牛排一般都是整块紧实的肉,内部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只要把表面加热到了足以杀菌的温度,安全性还是能得到保障[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排往往是大块、完整的肉 / 图虫创意

半熟的牛排可以吃,是因为它的表面已经熟了;而被剁碎的牛肉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要肉的表面带了一点细菌,就会很容易地在肉泥混合的过程中,被带到肉的深处去[2];而剁肉过程中,刀具、砧板等也可能带来额外污染。因此,吃汉堡时,你也不能选牛肉饼的熟度。

而鸡肉,就像一块剁开的牛肉。毛孔、骨骼、筋膜,到处都是可以藏匿细菌的地方;即使是最大块的鸡胸肉也并不平整,很难把表面完全煎熟。

等你把鸡肉表面完全杀菌,整块鸡肉也基本等于全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牛肉相比,鸡肉显得更“碎” / 图虫创意

除了杀菌的难度高,鸡肉本身也比牛肉更容易携带病菌,尤其是沙门氏菌[3]。

沙门氏菌主要通过粪便传播,而鸡场的养殖密度、卫生条件往往都不如牛场。只要有一只鸡携带了沙门氏菌,往往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4]。

而感染了沙门氏菌的鸡,在屠宰过程中,还会进一步污染鸡肉。有统计显示,鸡进入加工场时只有3%~4%感染沙门氏菌,而离开加工厂时,感染率上升到了35%[4]。

和鸡肉相比,牛肉的确好打理多了。

牛肉的寄生虫,也又少又怂

如果说鸡肉的主要问题在于肉太碎、不好杀菌,那为什么猪肉也不能生吃呢?

的确,猪是一种体脂率很低的强壮动物,它的肉可以和牛一样大块又紧实。然而,在猪排界,似乎并不存在三分熟、五分熟的做法。难道半熟不足以给猪排杀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排往往默认是全熟的 / 图虫创意

事实上,细菌是可以消灭的,但在猪肉中存在着另一种威胁:寄生虫

猪肉绦虫的大名,可谓臭名远扬。一旦猪肉绦虫成功进入了你的身体,它们会先在寄生在你的消化系统,引起轻微腹痛等症状[5]。

等到绦虫繁衍出了幼虫(囊尾蚴),它便会进入你的循环系统,最后寄生在肌肉、皮肤、眼球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内,引起癫痫、失明,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6]。

据WHO统计,在猪肉绦虫流行的地区,30%-70%的癫痫病例都是由它们引起的[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猪肉会带有绦虫,必须全熟后再食用 / 图虫创意

牛肉中也存在绦虫,但它们显然要“怂”地多。牛肉绦虫甘愿一辈子寄宿在你的肠道里,大肠小肠就是它们的金山银山。大部分情况下,牛肉绦虫都不会对人造成生命威胁[7]。

此外,牛肉绦虫不仅健康风险低,传染能力也要输猪肉绦虫一筹。在中国,无论是看病疫区数量,还是疫区内感染率,牛肉绦虫都要比猪肉绦虫低一些[7]。

吃牛排,到底要几分熟

想必你已经意识到了,生吃牛肉似乎也不是绝对的安全。牛肉并不是不会沾染沙门氏菌,也一样可能会有寄生虫。

好在沙门氏菌和牛肉绦虫都不耐热,要消灭它,不需要太高温度[8]。一般来说,煎牛排时确保牛肉的中心温度达到63℃再关火,并让牛排静置三分钟,就可以得到一份安全又美味的牛排[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排中间的红色,并不是血水,可以放心食用 / 图虫创意

63℃对应的熟度大约是五成熟[10],也就是说五成熟以上的牛排基本是可以放心吃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五成熟以下的牛排就绝对不能吃,只是选择吃五成熟以下的时候,要多注意把关牛肉的来源,以及餐厅的卫生条件和可靠程度。

至于鸡肉和猪肉的熟度……是炸鸡排和烧排骨不好吃吗?

撰文丨鹤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陈玉贞,邵坤,关冰,胡彬 & 董海燕. (2010). 2003~2008年山东省流通领域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02), 163-165.

[2]Office of public affairs. (2017). THE RAW AND THE COOKED: TIPS FOR EATING MEAT. University of Utah Health.

[3]邵祥龙, 孟晓慧, 胡卉, 邬天凤, 王筱, & 沈惠平等. (2020). 2015-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售生禽畜肉中6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分析. 职业与健康, 36(19), 5.

[4]朱玲,许喜林,周彦良 & 芮汉明. (2009). 加工肉鸡中沙门氏菌风险评估. 现代食品科技(07), 825-829.

[5]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 & 吴秀萍. (2014). 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07), 1205-1224.

[6]绦虫病/囊虫病. (2022, January 11). 世界卫生组织.

[7]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 & 吴秀萍. (2014). 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07),1205-1224.

[8]Taeniasis-Prevention & Control. (2013). CDC.

[9]Is a Rare Steak Safe to Eat? (2019). USDA.

[10]许文广 & 史德建. (2019). 西餐烹饪中美式牛排煎烤技法探析. 现代食品(21), 77-79.

文献审核 | 李梦一 内容编辑 | 言 柯

图片编辑 | 言 柯 微信编辑 | 小夏夏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