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其花红故谓“丹”。这也是牡丹确定名字的来源之处,而且牡丹除了观赏,更是围绕牡丹提升“花”的概念,做足了“花”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山东菏泽,牡丹早已不是赏花游园那么简单,它已经贯穿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个服务领域,美丽的牡丹经济成为菏泽名副其实的城市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全覆盖的加工制造产业链,小牡丹被挖掘出大价值。从牡丹籽产的油、花蕊制的茶到含有牡丹成分的日化品、护肤品……牡丹每个部位的价值都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菏泽的牡丹种植面积现在约有48.6万亩,建有10余个观赏园区,并逐步向医药、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延伸,形成了从种植到精深加工产品,从一产到三产的牡丹全产业链,一朵牡丹花催生的产业悄然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菏泽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契机,带动农业增收致富,同时其延伸出的产业链也为地方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与创业机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