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斗争虽不见刀光血影,但每个争斗背后通常极为残酷,因为集权统治的诱惑不少人甘愿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尽管中国古代的政治争斗多集中在帝王将相之间,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却不意味着人物一定就是男性,女性之间的宫廷斗争也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的中国朝代,汉朝时期便有吕雉与戚姬之争,这场争斗以吕雉获取最终统治权结束,失败的一方自然要承受相应的后果。然而政治斗争往往代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一山不容二虎,拥有实权的只能有一个。戚姬的失败不仅让自己失去了权力,同时还受以彘刑,最后死在狱中。

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为何没有流血死亡?实情背后又有怎样的一段历史?吕雉和戚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矛盾?戚姬所遭受的彘刑又是何种刑罚?为何历代王朝以男性为主的统治,却能给予女性权力?下面一起从《史记》以及相关的历史记载叙述来看看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戚夫人的凄惨终章

戚夫人又称戚姬,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同时也是赵王刘如意的母亲,另外在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为汉惠帝刘盈的庶母。戚夫人在遇见刘邦后,因能歌善舞深受刘邦喜爱,此后便纳戚姬为妾。

不过戚姬成为戚夫人之后,与刘邦生有一子,此后的一切事情便开始彻底发生转变。后来在与吕雉的争斗中,被吕后打入地牢,并施以彘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这样,吕后仍感到不解气,并将戚夫人放入茅厕,如同猪圈里的牲畜一般只能发出哼哼的叫声,经过多日的折磨最后痛苦死去。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遭受如此刑罚的戚夫人居然没有立马死去,并且还活了许多天,难道她不会因流血而死吗?

本质上这个刑罚是处以极刑惩罚犯人让其感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致死肯定不是第一件事。因此从吕后的角度来讲,既然作为一种报复打击的手段,必然不能让她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这种刑罚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应该是模仿自古以来就有的断手和膑脚这种酷刑。我们在这里不能误解了彘刑的处罚,它并不是从手臂或者大腿根部斩断,而是手掌和脚掌。以此为证据的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洛阳矬李龙山遗址,该墓室中便有死者被斩断双脚。

根据《史记》和《汉书》之中的记载,人彘乃是“断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而这种酷刑会把犯人固定好,并且用锯子或者利刃斩断,因此从伤口截面上来讲相对整齐,相应地包扎处理,还有止血处理也会更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从精神层面来讲,支撑戚夫人活下去的欲望恐怕是最有效的止痛药。因为对她来讲,整个皇权之间的争斗和刘邦子嗣的情感关系是她最大的动力来源。

从女人变为女强人

让我们把故事的时间推得更早一些,此时刘邦还没有称王,项羽也还在,这时的吕雉和父亲吕公为躲避仇人,居住在沛县中。后来吕公在沛县豪杰和县令举办的庆祝宴席上遇见了还是亭长的刘邦。

吕公有一个爱好便是相面,当他看见刘邦时便来了兴趣,他认为刘邦相貌不凡,建议刘邦珍重自己,并告诉刘邦想让自己的女儿送她为妾,主持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刘家的吕雉算得上是一个贤惠的女性,因为这时的刘邦还没有手握大权,并且常常还要因为公务外出,经常留下吕雉一个人在家中打理事物,长期不见人影。家中的子女全部交由吕雉抚养,一家人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虽然略显清贫,但好在稳定。

在《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记载道,吕雉因为刘邦的押送任务还被关进了大牢。如果不是任敖出面解决,恐怕吕雉便会出现另一个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不是她早年凄苦生活的全部,刘邦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进入汉元年后,刘邦被封为汉王,这时的刘邦手中逐渐有了一定权力。在政治角力这块,刘邦显得心狠手辣。

《史记》中关于刘邦的这段历史记载道,当初项羽在彭城大破汉军,刘邦只得仓惶逃跑。而途中遇见了自己的儿女本想带着一起逃跑,由于楚军追捕凶狠,甚至多次将儿女踢下马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公元前205年,汉军溃于睢水,包括刘太公、吕雉在内等刘邦众多家属一并被楚军俘获。一直到公元前203年,楚汉求和,刘邦的家人才被放回归汉。

变局

回到家中的吕雉不曾想,丈夫身边居然多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正是戚姬——戚夫人。虽然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允许有多房妾室,但再怎么说,吕雉是正室,自己多年陪着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出生入死,回来却是这般景象,多少心有不甘。

而且这时的吕雉已不再年轻,再看看戚姬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喜爱,内心只得敢怒不敢言。彭城兵败后,刘邦唯一幸存的儿子只有刘盈,按照中国古代历来的皇权更迭,应以长子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旁的戚夫人却不乐意了,与刘邦生活数年,两人早有一子。她想把自己的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另外刘如意无论从名字上,还是性格方面都深受刘邦喜爱。刘邦自己也觉得刘盈软弱的性格不适合当皇帝,废长立幼的想法也在戚夫人的哭闹面前日渐加深。

公元前197年,刘邦想要将刘盈推向太子的位置,但大臣们不乐意了。他们心想,这是几个意思啊,这么多年大家都在扶持刘盈怎么说变就变呢?周昌、叔孙通等许多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刘邦的做法,在众臣的一番劝说下,刘邦才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雉这个时候已经看见未来的光景,如果这时自己再不做点什么,自己和儿子以后肯定会不好过。吕雉找到了吕释之,通过这层关系期望张良能够出谋划策。

据《史记·留侯世家》所书,张良认为刘邦这是态度坚定,自己虽然以前给刘邦处理事务,但是政局已变,听不听自己的还要另说。于是他提出邀请商山四皓,这四位隐居高人的话他一定会听,如果能请他们出山辅佐在刘盈左右,肯定可以打消他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宫廷的血腥斗争

然而刘邦的态度很坚决,并且刘邦身体状况日益下降,他认为戚姬太子已经足够成熟,尽管商山四皓肯出山相助令他感动万分,但是事已至此,不必多言。此后的几年里,吕后见张良计策不行,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动手。

吕雉作为一个经历战争时代的女人,无论从性格、谋略、政治眼光来讲都高出一般人。汉高祖在世期间,吕后凭借自己的权力和决策,先是用计让萧何杀掉了韩信,震慑其他功臣,削弱兵权。后再将彭越三族全部处死,并且协助刘邦打压其他政权,最后统一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雉的权力在刘邦死后达到了顶峰,同年孝惠帝继位,尊其为皇太后。尽管刘邦死后通过遗诏保全戚姬母子两人性命,但戚姬并不甘心落得此结局。

成为皇后的吕雉见戚姬心有不满,为了不让戚姬母子两人影响自己日后的霸业,她派人将母子二人分开,并把戚姬送入永巷。在这里,戚姬被剃光了头发,终日只能做苦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汉书·外戚列传》述“子为王,母为虏……当谁使告汝”,戚姬在永巷中的苦诉传到了吕后耳边。吕后听闻之后大怒,心想戚姬这时还不死心,居然想要找儿子帮忙。

于是吕太后先是把刘如意召进宫中,并以毒酒刺死。孝惠二年,也就是刺死刘如意后的第二年,吕太后又将戚姬处以彘刑,这才有了文章最初所讲述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孝惠帝听吕太后的命令前去查看戚姬,遇见此番情景的他精神彻底崩溃。《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之后终日饮酒作乐,不问朝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能够看出,在中国古代之间的宫廷斗争异常激烈,兵不血刃,政局的改变通常伴随着争斗。至此,戚夫人与吕太后之间的皇权争夺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