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大帝国,创造了非常灿烂的古罗马文明,但是在公元3世纪,罗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为了延缓罗马的统治寿命,当时的统治者戴克里先进行“四帝共治制”改革,那么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克里先为何要进行“四帝共治制”的改革?帝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实际上罗马在建立帝国之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因为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在原来的共和国的废墟之上,虽然原来固定的罗马贵族——元老院,已经在帝国的发展中逐步衰落。但是实际上,原来的军事贵族或者新兴贵族代替了原来元老院的贵族地位,故实质上共和国存留下来的政治问题帝国也延续了下来,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所以帝国的统治并不是表面上的如此牢固。实际上帝国政治已经畸形发展为一种集中体系的贵族政治,这样的政治模式使得政治为私人利益发展,而不是为国家而发展。导致后期政治,皇帝的权力被完全架空,全部政治权力被几个贵族家族垄断,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直线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是政治上出现了问题,就连军事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危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后期,军队的实力逐渐庞大,最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起先,罗马在共和国时期的军事管理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军事漏洞没有帝国时期那么大,故在军事方面可以勉强维持共和国的运转。但是在共和国末期,随着土地私有化的进一步发展,私人军队开始兴起,皇帝为了拉拢私人军队,大肆封赏军事将领,直接导致了后期军事将领实力的增强。很明显,皇帝的拉拢是暂时的,毕竟,对于这些军事将领来说,忠诚于皇帝与明显的利益相比,利益显然更有诱惑力,所以皇帝的一切拉拢措施不过就是为自己自掘坟墓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直接出现了“三巨头”争夺霸权地位,皇帝形同虚设。到了帝国时期,军事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延续了下来。随着帝国疆域的一步步扩大,军事的可用性和范围也在一步步增大,其实是很危险的.之前共和国时期的领土并没有帝国时期的领土大,在军事方面的运用也不如帝国时期频繁,故在军事问题没有解决的基础上,频繁使用不属于皇帝自己的军事力量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有可能会直接颠覆皇帝的统治。2、戴克里先认为四帝共治可以协助罗马帝国事务的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此次危机使得原来罗马帝国存在的问题全面爆出,军事上,频繁征用外国人为本国的军事将领,军事上的权力由于地方的独立性太过强大,而无法控制,最后罗马帝国内的一切都是将军说了算。其中掌权的将军就包括戴克里先。戴克里先并不是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是一位刚刚被释放的奴隶,他是从一个小士兵,一步一步走上宫廷禁卫军首领的身份。最后由于皇帝没有儿子,戴克里先自行称帝(这里不排除戴克里先对于皇帝的军事威胁,毕竟之前的20位皇帝,有18个死于军事将领手中,另外两个被迫自杀,所以军事威胁的手段在当时不足为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称帝之后的戴克里先,立马对于罗马帝国的现状做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调整。在公元285年,戴克里先想要设立一个副皇帝来协助自己处理罗马事务,于是提拔了心腹大将马克西米安为凯撒(当时马克西米安刚刚在战场上立下大功,人心所向,是个不错的合适人选)。一年之后,由于马克西米安将戴克里先交给他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认为分而治之的效果很好,于是在公元286年,将其提升为奥古斯都(相当于正皇帝)。当然,不排除这里两人进行了一定的政治交易,戴克里先用这样的做法足以拉拢马克西米安。在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又任命了两个军官---土坦提乌斯和加列里乌斯为凯撒。四帝共治的模式基本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四帝共治的确可以提高处理罗马事务的行政效率,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罗马帝国内忧外患颇多,外有外族势力对罗马的蠢蠢欲动,就等着什么时候钻空子,对罗马分而食之;内部爆发了频繁的瘟疫以及军事暴动,戴克里先需要时时盯着之前的军事政敌的力量有无复苏,国内的经济秩序被之前的战争完全破坏,生产力根本不足以供养整个社会,故在此情况下,的确一个人处理起来是有较大的困难的。在四帝共治的模式中,戴克里先为主要的核心,另外三个顶多算作戴克里先的助手。对于四帝共治,戴克里先有详细的规定,奥古斯都为正统的皇帝,凯撒虽有皇帝的名号,但是只能算作皇帝的继承人,奥古斯都需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凯撒,两者结为实际的姻亲关系,巩固其纵向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领土管理上,也是采取四帝模式管理,把领土同时分为四部分,戴克里先管理尼科米底亚,色雷斯、下麦西亚、亚洲诸省、埃及和昔兰尼加;任命马克西米安驻守米兰,意大利、阿非利加省、里西亚和诺立克;任命加列里乌斯驻守西尔米乌姆,除了色雷斯的巴尔干各省;任命君士坦提乌斯驻守特里尔,统治高卢、不列颠和西班牙。从领土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戴克里先将东方的领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原因很简单,东方一直有波斯强敌,要是这一块失守的话,整个罗马都会陷入危机之中,所以戴克里先必须要自己亲自管理。另外,罗马帝国东方的经济一直发展得要比西部好,一般来说,经济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了防止下面的人有野心,东方的领土必须要在自己的控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管理方面来说,四帝的分而治之对于罗马的管理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罗马的政治效率提高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在政府高效率的领导下也是恢复得非常快。城市中的流民减少了,参加军队的人数减少了,农作物的收获比往年相比,增产了不少。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四帝共治模式的高效率。四帝共治的实际社会作用和政治弊端四帝共治模式对于社会起到了很大的恢复作用不得不说,戴克里先创新地发展了四帝共治模式的确恢复了当时的社会秩序。把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分成四个部分来加以管理。外族侵略时,总是会自然而然地以攻破罗马城为目标,所有的外族势力的终点都是罗马城,给了罗马城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帝共治,意味着就有四个首都,缓解了罗马城的外族侵略压力,使得外族势力不再集中盯在罗马城上,给了罗马城喘息的机会。另外,给奥古斯都设立为期20年的任期,防止了奥古斯都的长期暴政,之前的皇帝就是因为血脉统治的永久性而肆意统治。设立两位凯撒,有效地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问题,之前的皇帝要么是幼帝或者无嗣,导致后期的继承顺序特别乱,拥有军政大权的将军由于继承人的不确定而起心造反。两位凯撒的设立稳定了继承者的人选,规定凯撒就是奥古斯都的继任者,也就是下一届的奥古斯都。填补了之前因为皇帝继承者不确定而产生的权力真空,免去了不必要的内乱和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个皇帝的实力是差不多的,戴克里先的实力可能稍微强一些,但是四帝共治可以使得政局平稳,不会产生较大波浪,起到一个制衡的作用,保证了罗马帝国政局的稳定。2.四帝共治制也有恐怖的消极后果“四帝”意味着有四位皇帝,在修筑宫殿,打造自己的军队方面肯定要一样并且都是皇帝的规格,无疑使得当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罗马帝国雪上加霜。不只如此,军队的大规模扩建,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军事战争,也就是权力之间的内乱,这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在戴克里先时期,由于戴克里先自身的威望犹在,所以此等现象并没有发生,但是在戴克里先逝世后,罗马内部争权夺力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了最后东西帝国的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东西帝国的分裂不只是四帝本身拥有较高的权力而产生的争夺政治利益之心,更重要的是继承方式并没有确定下来,究竟是血缘继承还是选举继承,导致后来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的后裔互相争夺,都认为自己有权利统治罗马,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纷争。总结四帝共治制的确在罗马帝国的危急关头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相关的统治条件并没有完善,条件并不成熟,使得四帝共治制最后破产,而且此模式只是戴克里先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不适合罗马长久地使用。参考文献:《罗马史》《十二铜表法》《东罗马帝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