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高凡)继去年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后,近日,保定爱尔眼科医院、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再次升级发布《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皮书》选取2018—2021年四年间,在中国境内爱尔眼科医院和欧洲地区爱尔眼科旗下医院接受近视手术的人群,通过对覆盖中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5个国家,年龄从17—84岁不等,共近百万名患者、超183万眼的近视手术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这也是爱尔眼科发布的首份覆盖中、欧的百万级近视手术大数据。

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爆发后,随着全球各地均出现居家办公常态化趋势,“上班族”面对电脑、手机屏幕的时长显著增加,导致用眼过度、疲劳,视觉质量下降。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25亿,中国近视人群人数多达6亿。亚洲近视发生率高于欧美,而中国近视发生率居亚洲首位,达48.5%。然而,国人对近视手术的认知远低于欧美国家。不过,作为摘镜矫正手段之一,过去四年来,爱尔眼科中、欧近视手术量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保定爱尔眼科医院卢艳玲医生分析,国内民众对于摘镜矫正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消除患者的认知误区,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基于《白皮书》的研究,未来我们会继续利用爱尔眼科全球化布局与数字化平台的协同,开展覆盖范围更广、更多人群的近视手术多中心课题研究,助力实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促进行业学术发展。”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王铮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成立20周年,如今,爱尔眼科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眼科连锁医院集团,已积累了350万屈光不正患者的信赖。未来,爱尔眼科将继续引领屈光手术行业迈向“高清视觉 全程定制”的个性化手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