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考试结束后,是放飞自我、随心所欲的快乐时光;但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却是焦虑。研究结果显示,约20%的学生因考后过分焦虑而影响正常生活。考后焦虑隐藏在孩子各种问题行为之下,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家长该如何察觉并帮助孩子消除考后焦虑?心理专家来为你支招。

人物档案

路晓英:副教授,高级政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近年来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主编、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3部,主持地厅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得地厅级以上教科研奖励10余项。

名词解释

考后焦虑

考后焦虑是学生对考试结果的负面情绪表现,学生自认为考试发挥不好,对前途缺乏信心,对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耿耿于怀等,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焦虑不安、脾气暴躁、心情抑郁,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心慌、疲乏无力等生理反应。考后焦虑引发的惨剧屡见不鲜,家长要引起重视。

案例解析

重点高中女生觉得“自己完了”

“我真的完了!脑海中总是闪过考试的画面,像过电影一样,一睡觉就做噩梦,醒来浑身无力,脑子越来越不好使。”16岁的菲菲是区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进入高中后希望考取优秀的大学回报父母的付出。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勤奋并没有换来好成绩,菲菲除了第一次月考排名班级第7名外,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是第16名、第25名。因为成绩直线下降,菲菲延长学习时间,凌晨躺到床上却因焦虑而失眠。白天精神不振、头疼欲裂,甚至出现记忆力下降、握笔手抖的现象,最后在班主任的建议下进行心理咨询。

辅导过程

脱敏训练开启持续成长原动力

菲菲的表现是考后焦虑引发的不良生理反应,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菲菲从小在“过度养育”中长大,角色单一,有完美主义倾向,希望保持成绩优异的完美形象,不断延长学习时间却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成绩下降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菲菲性格内向敏感,不善表达,在学习上受挫导致自信心不足,花过多时间去回想考试场景,过度的自我谴责而产生无助感,这些自卑感不断重复与强化加剧了焦虑心理。

菲菲父母倾尽所有式的养育,在无形中让她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父母对成绩高低大悲大喜的极端反馈,造成菲菲错误的自我认知,认为只有高分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报答父母的付出。

在指导过程中,心理专家首先采用共情技术让菲菲表达痛苦与无助,帮助她梳理认知中不合理的信念,如“以前是前三名,现在也必须是前三名”,帮助她认识到班级排名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转换成“希望”“想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专家通过焦点解决法,挖掘菲菲自身的优势资源,以正向、激励性的引导唤醒菲菲持续成长的生命力;运用“例外问句”帮助她回顾过去成功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在巩固治疗阶段,专家借助脱敏治疗法,把菲菲的焦虑程度从1到10划分等级,模拟焦虑情境逐级脱敏。此外,专家指导家长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适当分散精力减少对孩子的压力,让父母对菲菲有更多的信任与鼓励,帮助她积极面对挫折,重拾信心和希望。经过半年的心理咨询,菲菲已经把焦虑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专家支招

三步消除孩子考后焦虑

1.诚意的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陪伴是孩子确认和得到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家长抽时间陪孩子更要有诚意,不要一边陪孩子下棋,一边玩手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自己幼年获得幸福感最强的方式陪伴孩子。

2.改变对考试的陈旧认识。日常考试的意义不是“筛选”而是“检验”,是诊断孩子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把握的程度,家长要关注孩子成绩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3.觉察、安抚孩子的焦虑行为。家长可以温和引导孩子表达,分享自己应对失败的经验,培养孩子抗挫力;当孩子乱发脾气时,家长要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态,耐心安抚孩子,帮助孩子从脆弱的情绪走出来,再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误,解决学习问题。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009-1010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