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小天体,它们质量很小,速度通常都很快,其运行轨道很容易因为其他天体影响而变得不稳定,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小天体撞向地球。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撞向地球的小天体都会在高速穿过大气层时被高温烧蚀殆尽,但如果某些小天体拥有足够大的质量以及足够致密的结构,它们就有可能突破地球大气层的“防御”,当它们的残骸坠落在地球表面之后,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陨石。

神秘的“车里雅宾斯克陨石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发生了一起规模较大的陨石坠落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一颗质量约为1.2万吨,直径约为18米的小行星从飞马座方向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在此之后,这颗小行星很快就化身成一个耀眼的“大火球”,并高速撞向地球表面。

幸运的是,这个“大火球”并没有直接撞击地面,它在距离地面大约23.3公里的位置上发生了爆炸,尽管如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导致了7200多座建筑物受损,约1500人受伤。

此次陨石坠落事件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此之后不久,就有细心的人在对实拍视频进行放大和慢放之后发现,“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疑似曾被一个UFO(即不明飞行物)击碎。

还有研究者对其加上了滤镜效果:

研究者指出,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即将撞击地面的速度约为每秒钟30公里,而这个UFO从后方追上这颗陨石,随后将其击碎,就说明了其速度比陨石还要快得多,以人类的科技水平来讲,要以这种方式击碎一颗高速坠落的陨石,应该是没有能力做到的。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这应该是来自高级文明的UFO在暗中保护人类,也有人认为,这段视频可能是后期制作的特效,还有人认为,这个所谓的UFO,应该是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上的一块污渍,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次陨石坠落事件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疑似曾被UFO击碎的“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微粒中,发现奇特的晶体

此次陨石坠落事件发生之后,大量的陨石碎片散落在车里雅宾斯克以西的区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在致力于寻找和研究这些陨石碎片。

近日,一个由俄罗斯物理学家谢尔盖·塔斯卡耶夫(Sergey Taskaev)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在“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微粒中,发现两种奇特的晶体

根据介绍,“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陨石微粒,而他们的研究目标就是来自爆炸不久之后保存在积雪层之中的样本,当研究人员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粒样本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六角杆”形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此之后,研究人员利用更强大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收集到的陨石微粒进行了观察,随后又发现了另一种奇特的晶体结构。

这种晶体结构在整体上是一种具有封闭结构的“准球体”。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X-射线对这些晶体的内部进行了探查,探查结果表明,这些晶体是由多个石墨层组成的,其中心位置都存在着一个由纳米簇团构成的核心。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纳米团簇有可能是“巴克敏斯特富勒烯”(其分子结构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笼状球体),或者是聚六环十八烷 (分子式为C18H12)。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奇特的晶体结构可能是在陨石爆炸时产生的特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以及特殊的催化剂)生成的,但其具体的形成机制目前还是一个谜,按照计划,他们的下一步探索的内容是,研究这些奇特的晶体结构是不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所特有的。

想象一下,这些奇特的晶体结构真的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所特有的,那这是否跟前文提到的那个疑似击碎了陨石的UFO有关呢?总而言之,后续的研究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参考资料:

Sergey Taskaev et al. Exotic carbon microcrystals in meteoritic dust of the Chelyabinsk superbolid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theoretical scenarios of their formation.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Plus volume 137, Article number: 562 (2022)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