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从13岁起,义务守护新四军独立旅6座无名烈士墓,他就是94岁高龄的泗阳县穿城镇大元民族村党支部原书记姜维。6月25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不为人知的守墓老人。

在离姜维家约170米有个烈士墓园,墓园占地1亩多,有6座烈士墓,埋葬着1名新四军营长和7名战士(其中两座烈士墓是两人合葬的)。墓园内的纪念碑是由泗阳县原张家圩镇人民政府(后并入穿城镇)和爱心人士捐建的。

随着姜维老人记忆的闸门打开,我们被带入到了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前排)与其子姜亚西合影

1938年,王光夏任泗阳县国民政府县长,同时兼任国民党常备第七旅旅长。日军攻占泗阳县众兴镇前,王光夏执行所谓的“焦土抗战”政策,泗阳县城变成一片废墟。随后,王光夏将泗阳县国民政府迁至张家圩大元村腰庄。他们的到来,带给当地群众的不是安全,而是更为深重的苦难。

姜维1928年出生于大元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是佃农,兄弟姊妹7个。12岁的姜维迫于饥饿,为王光夏遛过几次马,挣几个铜板买零食充饥。当时,王光夏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提出“宁亡于日,不亡于赤”的口号,疯狂屠杀共产党抗日武装。正是近距离接触王光夏部队,姜维目睹其部队惨无人道的暴行。而新四军积极抗日,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国共部队在对待抗日和老百姓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反差,在姜维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41年10月上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命令独立旅二团一个营发起腰庄战斗,拔除盘踞在大元村腰庄的王光夏部。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经过两天两夜鏖战,新四军独立旅以牺牲30余名官兵的代价,消灭了王光夏部250余人。

在收殓烈士遗体现场,14岁的姜维亲眼看到,山东籍的大个子营长和18岁的警卫员“小山东”一起被放入一口棺材里就地埋葬。当地干部对一旁的姜维等孩子说:“你们以后一定要看护好这些烈士墓。”姜维含泪点了点头。

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烈士遗骸陆续被山东亲属认领,魂归故里,而剩下的6座烈士墓散落在田间地头。1953年,担任大队干部的姜维利用土地平整的机会,把6座烈士墓迁到自家门前100余米的位置,确保一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更好地守护这些烈士墓。

姜维在烈士墓前郑重许下诺言,一定要继承烈士的遗志,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1947年,19岁的姜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一直担任公社小乡和大队干部。

1958年,他担任原大元大队党支部书记,直至1980年。在近20年里,姜维没有忘记入党初心,带领群众奋战在生产一线。

1975年,姜维在全公社率先带领社员旱改水,打破盐碱地歉收、绝收的不利局面。他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兴修水利,开挖了东西8、9斗渠,南北7道大沟,第一年旱改水150亩,第二年300亩,第三年700亩,第四年1400亩……直至全大队1700亩耕地全部实现旱改水。在缺乏化肥、农药、优良水稻品种的情况下,他发动群众改良土壤结构,水稻亩产增加到400斤,小麦亩产超过200斤,初步改变了群众多年的“吃粮靠救济”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吃水不忘挖井人,2010年,年逾八旬的姜维决定重修墓园。

在一次赶集途中,姜维巧遇了从镇林业站退休的同村人张永金,便袒露心扉,说出了自己的心愿。谁知张永金是全镇出名的爱心人士,早就钦佩姜维多年守护烈士墓的善举,想到烈士墓园年久失修,很少有人祭扫,当即主动承担了重修墓园的责任。

2011年,张永金、张永昌、张永乐等35名爱心人士自发捐款6000多元,为墓园拉围墙、修坟墓、铺地坪、刻碑立传,张永金还将自家松柏花草栽种在墓园里。

烈士墓园重修完成后,姜维又和张永金商量,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通往墓园的道路铺成水泥路,便于群众前来祭扫。

姜维等人经过多方呼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当地镇政府出资从颜倪河路到墓园全部建成了水泥路,并在墓园建纪念碑。每逢清明节和国家公祭日,前往墓园祭扫的群众和学生络绎不绝,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着年事已高,姜维把守护烈士墓的重任交给儿子姜亚西等儿孙后代。有着50多年党龄、今年68岁的姜亚西从小就受父亲影响,长大后参军保家卫国。他告诉记者,他一定能成为合格的“第二代守墓人”。(毕传国 赵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