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与经济犯罪,有时只有一线之隔。

近日,湖北黄冈警方破获一起洗钱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江某等人,涉嫌跨境电商公司名义非法经营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资金高达20余亿元,李某、江某等人从中获利数百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犯罪嫌疑人被捕

图源/澎湃新闻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江某等人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境内开设公司,并以这些公司的名义,与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达成跨境支付合作。

而后,江某等人寻找到需要外汇额度的客户,并以其控制的跨境电商公司帮助这些客户进行非法外汇交易。完成交易后,江某等人则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

缉捕过程中,警方查获了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手机10余部,转账银行卡40余张,电脑16台以及账目资料数千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犯罪嫌疑人用于转账的银行卡

图源/澎湃新闻

6月8日,专班民警30余人专门奔赴广东深圳进行第一波收网,抓获李某、江某等六名嫌疑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也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值得留意的是,此案中,李某等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国内开设公司用于从事非法洗钱活动,也可能会牵涉到信息出借人。

据杭州市公安局透露,2020年4月,来自山东的小亮(化名)无意间通过微信兼职群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只需带上身份证到杭州,配合企业拿到五套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成为五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就可以获得5000元报酬,往返杭州的吃住交通费,该企业全包。(文末扫码,咨询无免赔保险,享受大卖家专属服务及折扣)

小亮动了心,加了微信群里的姚某成。姚某成立刻拉了微信群,安排相关人员对小亮进行注册公司的相关培训。第二天,小亮就从山东出发去杭州。

几天后,小亮拿到5套公司证件,从姚某成处领了5000元后,正准备回家,突然被杭州的民警请进了派出所做调查。

虽然最终,公安局是以姚某成等人为主要逮捕目标,小亮也未在起诉范围内,但终究免不了留下案底。

这也提醒各位读者,个人信息切勿随便外借,要提高警惕心和防范心,勿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跨境大公司牵涉违规事件

跨境电商公司因为涉及到进出口事务,需要频繁接触外汇。故而,跨境电商是一个与走私、洗钱、逃汇等犯罪行为紧密接触的行业,稍不留神,就会深陷犯罪漩涡。

浙江大卖家执御的创始人李海燕,就曾涉嫌陷入逃汇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信息显示,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杭州值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值遇”)以虚构进口贸易、重复使用合同及发票等手段,以“预付货款”名义对外支付了44笔资金,合计3967.7万美元,造成大额外汇资金非法流出。

因此,值遇被处罚金1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值遇涉嫌逃汇案件报道

图源/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分局

而彼时,值遇的创始人兼CEO,正是如今浙江执御的创始人李海燕。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李海燕曾担任杭州全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麦科技”)CEO,而值遇的曾用名正是全麦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海燕简介

图源/天眼查

同时,天眼查还显示,在2016年2月底,李海燕、全麦科技都因涉嫌一起案件而被立案。距离上述逃汇案件被查,仅一个来月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海燕、全麦科技被立案信息

图源/天眼查

从后来李海燕创建平台,仍然以“值遇”的谐音“执御”作为中文名,相信其对值遇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未必会直接参与其中。

但值遇陷入逃汇风波,也提醒了广大的跨境电商卖家,不仅自身要遵纪守法,还要约束好手下员工。

从天眼查信息来看,目前值遇并未明确涉及犯罪,李海燕等被立案,也是以民事诉讼立案。其涉及到的逃汇应该不是太严重。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跨境电商企业来说,税、汇二字,永远都是一条红线,触之必咎,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愿所有跨境电商的行业同仁共勉之。(文/亿观资讯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