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过好这一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便阅读了本周的第一本书,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过好这一生》,希望从书中看看能不能够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其中的很多想法和见解很是简单,在我看来,更多的是针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处境时人们的一些点悟。

比如,关于欲望,年轻人可以去拥有,因为这是努力拼搏奋斗的驱动力之一;

关于饮食:清淡多食果蔬(这是作者的爱好),对于读者来说,全凭个人喜好,不作强制要求;

关于衣着:简约舒适,不必倾向于大品牌等等。

而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是你购买某样东西就代表了你有多少价值,而是当你以自己的名义去给某样东西赋予怎样的价值才更有意义,前者是被别人定义的,而后者则是由你自己去定义的。

当然,以上是我读到的部分内容观点,进行的梗概和想法记录,此书还在阅读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见解吧。

而关于过好这一生,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越不可能的契机来自于你的好奇心、激情、使命感、自主性、掌控感。

我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可塑性,都可以成为心中那个最好的样子。

而大多数人依旧保持现状(不好的状态),无非是因为对现状拥有安全感,而危机意识被屏蔽在外面。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于是放弃自我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再或者就是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害怕和恐惧让其失去昂扬的斗志,因为失败的心情和感受让人难受。

过好这一生,这一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很短,也很长,因为人的寿命和突如其来的意外,都是未知的。

因此,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就是这一生或长或短的总和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更加在意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变得自信,淡定而从容,不再受外界的各种因素干扰。

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处理,是一路人,那就一起前行,不是一路人,那就各行其道,不必纠结太多。

时间很宝贵,应该花在自己在意且值得去做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为了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浪费时间。

记得从前的自己,真的是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了,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因而,时常感到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社会这所终身大学中,首先就优化了这存在短板的心理建设,很感谢自己可以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当然,如今依旧保持敏感多疑的习惯,它使我可以换位思考,但我理解的同时,还添加了理性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毕竟,人们还是非常喜爱说谎的,就譬如,欠债不还的人,明明可以偿还,却会选择各种理由一拖再拖,这是关于利益人们所说的谎。

毕竟人心隔肚皮,所思所想,永远没有一个限制的(法律是维持公平公正的手段之一)。

所谓的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但绝大部分时间,我选择善,这是我眼中的自己,但对于别人眼中的你我,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模样呢?

我的生命如此灿烂,我呼吸着新鲜空气,仰头看着蓝天白云,观看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这一刻,就觉得生命很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只需要专心致志地去做好自己的课题,给这一生提交一个满意的答卷,就算不枉此生了。

漫漫人生路,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了,突然又想起了《过好这一生》一书中的部分内容,让我很有感触:“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珍惜每一天,因为又要向死亡迈进一步,所以要多做好事,少做或者不做坏事,做利于国家的好事,并保持利己也利他的行为。”

“一个人所有的成就和辉煌是在三十岁之前创立下来的。”

懂得很多大道理,也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真正做到言行合一,将这有限的一生过得充实、幸福、快乐、梦想成真、多姿多彩、无怨无悔等等,很多美好的词汇。

当然,也不排斥那些不美好的事物,手攥人生体验卡一张,可不得好好去体验一下其中的各种感受和滋味。

过好这一生,感受生命的力量,活着,本来就不容易,与此同时,也是一种奇迹。

22-07-05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