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四大机构:锦衣卫、东厂、六扇门、西厂,到底谁是老大?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社会,它把皇权独裁推到了巅峰,为了让皇帝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更好的掌控国家的事务,所以,明帝设立了许多秘密机构,充当皇帝的耳目和走狗,为皇帝提供信息。

东厂、西厂、锦衣卫在明朝引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而在明末,除了三大势力之外,还有一家名为六扇门的势力,这四家势力又是什么关系?到底是哪一方的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四大组织的历史吧。

第一个组织:锦衣卫

在历史上,四大组织中,“锦衣卫”是最早出现、第一个侍奉皇帝的,难道他的权力最大?其实并非如此,他们曾经有一段独霸天下的时代,也曾被废止。

锦衣卫原本是负责御驾、侍卫的,主要是由朝堂上的亲信将领来掌管。朱元璋继位以来,对皇权的重视程度极高,尤其是“胡惟庸案”,让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被人觊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对自己的朝臣们越来越不信任,所以,洪武十五年设立了御林军。在那个时候,锦衣卫的主要任务,就是侦查、捉拿、审问朝廷官员,收集情报,刺探军情,谋反。

锦衣卫是为皇上效力的,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约束,与皇帝有一条暗中的联络渠道。锦衣卫负责审讯重要案件,可以直接抓捕朝廷命官,当时很多官员都很谨慎,生怕被锦衣卫抓到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有了其他部门的约束,锦衣卫变得更加嚣张,开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与皇帝陛下的初衷背道而驰。朱元璋见状,在洪武二十年废止了锦衣卫,这也是他首次废除。

但锦衣卫却没有垮台,明成祖继位后,又将锦衣卫重新整顿。明成祖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生怕锦衣卫势力太大,会对皇帝造成威胁,于是成立了东厂,用来牵制锦衣卫,于是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争斗就此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名的东、西两家工厂

东厂的成立,表面上是用来控制锦衣卫的,但其实更多的是巩固皇权,明成祖登基的时候,名不副实,所以他才会重新整顿锦衣卫和东厂,以清除朝堂上的阻碍。

与锦衣卫相比,东厂与皇上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日日与皇上同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厂成立之初,与锦衣卫并驾齐驱,但他毕竟是盯着锦衣卫的,时间一长,锦衣卫的权力就远远比不上东厂。

东厂的作用,就是监控各方面,同时也是皇帝的直属领导,可以直接跨越一切部门,抓捕犯罪嫌疑人。锦衣卫的势力本来就很大,东厂的势力更大,天天在皇上面前耀武扬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厂的发展,让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司法机关,所以他们经常会用刑讯逼供,逼迫他们认罪,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错误。东厂、锦衣卫都是大人物,在朝中作威作福,群臣们自然会有强烈的反叛情绪。

太监成立后,太监的力量飞速膨胀,皇上的太监可不是一位,东厂的实力让太监们羡慕不已。成化年间,汪直提出要建西厂,皇上十分信任太监,于是专门为汪直设立了西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直是当朝皇帝所设,地位比东厂高了一截,权力自然也就多了。西厂的胆子可比东厂大得多,为了在皇上面前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甚至可以用人工手段,随便抓人。

这样的做法,让整个朝堂都人心惶惶,唯恐自己会死在刀刃之下,西厂的嚣张跋扈,才刚刚建立五个月,就被满朝文武的官员们给撤了,谁知道,一个月后,西厂竟然就重新恢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厂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收敛,相反,他们将那些对自己不满的官员一网打尽,比起东厂和锦衣卫,西厂的权力要大得多,甚至可以不需要向皇帝请示,便可以逮捕朝廷的官员。

五年后,在第一任宰相的建议下,西厂重新被废止,谁知道明武宗登基后,刘瑾重新掌管西厂,刘瑾倒台,西厂也就不复存在了。

西厂的势力很大,没有人敢反抗,所以他们经常被弹劾。西厂在位的时候,东厂和锦衣卫都不是他的对手,可见西厂是个实权人物。

四大组织中最弱的六个人

六扇门,与锦衣卫、东西两厂,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只是一个统称。明代三大衙门,分别是刑部、大理寺、都察三个衙门,而六扇门则是最接近老百姓的,也是为百姓服务的地方。

刑部负责审理,大理寺负责查案,都察院负责弹劾监察。现在想来,三法司的权力和锦衣卫是一样的,所以在锦衣卫上台后,六扇门的权力就会被削弱。

六扇门虽然是地方衙门,但和皇帝麾下的锦衣卫比起来,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在六扇门这个名义上,六扇门就是一个名义上的案子。

六扇门与锦衣卫的责任相抵触,难免会有摩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他们互相污蔑,最终,锦衣卫占据了上风,六扇门成为了锦衣卫的囊中之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锦衣卫在东厂出现以前,是四大组织中的老大。在东厂出现之后,锦衣卫被东厂所控制,而西厂则成了组织的头头。

可以说,西厂在四家公司中,是最有权势的,但也只坚持了几年,就被淘汰了。到了最后,只剩下六扇门、锦衣卫和东厂,六扇门已经是一个空架子,而东厂则是皇上最信任的地方。

从明朝的历史上来看,明朝的皇帝建立这个组织,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皇权,但是最终,这个组织的权力过大,脱离了控制,最终导致了明朝末年的宦官和朝廷的混乱。

明朝的覆灭和太监的统治密不可分,所以朝堂上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他们的忠诚不是大明,也不是皇帝,而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太监,所以后世才会说“明亡于工厂卫制”

明军的出现,让皇帝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宦官的权力也达到了顶峰,但是,皇帝却不理朝堂,最后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