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一个极具历史渊源的传统文化,在国内有着四千年的历史。

在古时候,很多绣女专注自己的女红,日复一日地伏在绣台上,只为绣出一幅满意的作品。

自那时起,刺绣就成为女性特有的技能之一,也成为了评判女性是否符合女德的标准。

在现代则有所不同,男子开始拿起针线,走向刺绣!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他就是赵亦军,一位“男绣师”,他耗费十七年的时光,没日没夜地刺绣,最终打造了一幅绝美的佳品!

这幅佳品不仅再一次与杭绣接轨,还价值千万,令人为之惊叹。

赵亦军为什么能坚持十七年?

这幅佳品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价值千万?

杭绣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半工半读,接触刺绣

1946年,赵亦军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经济条件很一般。

但是自己又特别有学习兴趣,喜欢学习各种技能。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很遗憾的是,赵亦军的家里只能给他提供读完小学的费用,至于其他的技能,家里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

在读完小学六年级以后,赵亦军就不得不暂时离开学校。

可他是一个求知欲望极其强烈的人,对于现在的处境很是不满。

他觉得自己不能只有一个小学文凭,如果文化程度不高,以后的生活将举步维艰。

他开始想办法!

在赵亦军13岁那年,他终于有了一点点思绪!

他觉得自己的绘画能力还不错,一直以来,自己在班级里面都是绘画小能手。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赵亦军就想着能不能借一点钱,让自己先把书读出来,学习一门技能,等以后工作了,再慢慢还给别人。

可是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人有存款,万元户都是稀有物种,谁会愿意借钱给他呢!

答案很明显,并没有人愿意借钱,赵亦军的计划落空了!

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

1960年,在杭州新开了一所工艺美术学校,这所学校允许学生半工半读,不用全天待在学校,这就给了一些贫困学生赚钱的机会。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与此同时,学校还会给这些贫困同学一定的资金补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赵亦军觉得自己找到了方向,他喜滋滋地就去学校报名了!

那时候,赵亦军正在外面苦哈哈地找工作,本来已经接受了现有的局面,没想到新建学校给他带来了希望。

他到工艺美术学校进行了一番询问,发现这里的艺术类有四个专业。

但是唯独没有他心心念念的绘画专业,他很失望!

没办法,他只能选择“木雕”专业和“刺绣”专业。

就这样,赵亦军算是正式成为了一名“艺术生”,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在进入学校以后,他得到了准备分班的消息。

赵亦军正式进入刺绣班,成为一名学习刺绣的手艺人。

在这个班级里面,基本都是女孩子,只有6个男孩子。

赵亦军不太愿意,他觉得这是女孩子应该学的,哪有男生学习刺绣的。

所以,他有些抵触,不太愿意学习。

可是,这个刺绣班并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班主任可是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他就是“神针”张金发,他可是杭绣派的著名人物,是数一数二的能者,只要提到杭绣,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他。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同时,张金发还是杭绣里“宫廷派”的唯一传承人,独一无二的存在!

学校能请到地位如此之高的派系传承人,可见对刺绣班的重视。

在得知班主任的丰功伟绩以后,赵亦军不敢造次,他乖乖地开始了学习。

每天都在班级里学习刺绣知识,刺绣针法。

没课的时候,放假的时候,他会出去找工作。

或是在码头扛货,或是扛砖头,基本都是一些苦力活儿。

可是赵亦军并没有觉得不耐烦,也没有觉得生活很苦。

相反,他很乐观,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努力地生活。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终于,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他的刺绣功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勉强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了。

大家都很为他高兴,他自己也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在刚刚学习刺绣的时候,赵亦军经常会被绣针扎得满手都是伤口。

久而久之,手上的针眼密密麻麻的,不计其数。

可是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继续潜心学习。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在这样的努力下,赵亦军的刺绣能力越来越好,作品也越来越优秀。

他的努力被张金发看在眼里,他在观察赵亦军。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毕竟刺绣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十分枯燥,无聊,短时间也看不到成效。

许多学生都没办法坚持下来,而选择了中途退学。

再加上张金发是一位极其严厉的老师,对于刺绣方面一丝不苟。

学生但凡出点差错就会挨骂,要是作品绣得不好,张金发不会手下留情。

他会直接将作品剪坏,或者扔掉,让学生重做。

在他的教学要求下,刺绣班的人数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五个人。

其中就有赵亦军!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张金发觉得赵亦军是一个可塑之才,能吃苦耐劳,能耐得住寂寞,枯燥,是一个好苗子。

于是,张金发将毕生所学全部教给了赵亦军,陪着他苦心练习,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

赵亦军每天都会练习八个小时,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他都会学习一遍。

他经常说:“多谢张老师的教导与陪伴,老师是一个低调的人,但是刺绣功力异于常人,是我学习的对象。”

这足以见得张金发对赵亦军的影响力!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赵亦军的刺绣水平已经达到了毕业的条件。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可是,在他毕业的几年后,张金发先生由于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不幸离开了人世。

在张金发离世以后,杭绣的“宫廷派”传人就变成了赵亦军。

他要学着张金发老师的样子,撑起“宫廷派”的发展与传承!

一丝不苟,刺绣能者

成为“宫廷派”的唯一传承人以后,赵亦军对自己的刺绣手法要求越来越严格。

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十个小时,而且晚上还会花时间研究杭绣技法。

他会在深夜将研究出来的杭绣技法进行一个整合,将它书写在册。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一是为了保证杭绣技法不会失传,二是希望给接下来的继承者留下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书。

可是,他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也没有绣出一幅极具代表性的巨作。

赵亦军的心里有些惆怅!

即使现在已经成为了有名的杭绣大师,即使已经有了不少的杭绣作品,赵亦军的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

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厄运悄然而至,打碎了他的计划。

赵亦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他住院了!

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手指颤抖,头晕眼花。

这对于一个常年刺绣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手指的掌控力对于一个刺绣人来说至关重要,这场大病来得太突然了,让所有人都失了神。

赵亦军躺在病床上,陷入了满满的恐慌!

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他还没有完成一幅巨作的目标,难道“宫廷派”要在他的手中失传吗?

他无法接受!

但这是他作为“宫廷派”唯一传人的职责,也是他必须完成的使命。

赵亦军将与老师张金发共同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安置在家里,就是为了鞭策自己,好好地将杭绣发扬光大,所以,他必须好起来。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可能是上天感受到了他的迫切,赵亦军竟然慢慢地恢复了。

在完成《玄奘西行图》《普贤菩萨图》以后,他开始在医院构思巨作雏形。

赵亦军发现佛教对于杭绣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杭绣的发展。

另外,“宫廷派”独特的刺绣风格就是有棱有角,这和佛教的风格极其相似。

他决定先刺绣一幅《佛经》(巨作雏形),以此来铺垫接下来的巨作。

赵亦军对于自己的刺绣要求非常高,一幅作品基本要耗费半年左右的时间,从画稿到刺绣都是亲力亲为。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他不仅要研究佛经的相关历史知识,还要绘制合适的刺绣模板,每天工作到凌晨。

那时候,他的手指已经失去了知觉,但可喜可贺的是,并没有影响到赵亦军拿针的手法。

“宫廷派”向来传男不传女,所以继承人基本都是男子。

他们没有女孩子细腻,所以付出的心思必须更多。

即使是在医院,赵亦军依旧每天刺绣十小时以上,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量。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下,《佛经》总算是有了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

在《佛经》初具雏形之后,赵亦军也出院了,他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

回家以后,赵亦军并没有休息太久,他径直来到了书房,开始研究新的作品。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作为唯一的继承人,独有的压迫感日日夜夜地袭击着他,他必须加快步骤。

在刺绣界:“三分在绣,七分在稿”是定律,要想有一幅好的作品,就必须有一个完美的稿件。

赵亦军同样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又在研究自己的稿子了。

这一次,他完成了自己的巨作,实现了自己与老师的心愿!

惊天巨作,价值千万

有了《佛经》的加持,赵亦军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刺绣,重新绣制一幅独有的杭绣巨作。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无论是画稿,还是配色;

无论是劈丝,还是描稿;

无论是盘金,还是盘银;

赵亦军全部自己动手,一个人完成。

他每天都待在自己的刺绣室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

很多时候,邻居来串门都找不到人。

他没日没夜地刺绣,没日没夜地画稿,足足绣了十七年!

在这十七年里,他什么都没干,除了刺绣。

终于,他完成了属于自己心中的作品。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那是一幅高184厘米,宽167厘米的作品。

正反面都有刺绣,正面所绣含有532个佛教人物,刺绣画面所讲述的是佛祖讲解佛经,众生听取经文讲解的画面,恢宏无比。

背面刺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全部内容,总共7221个字。

这可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稍有不慎,就得重来。

足以见得,赵亦军在这幅作品上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为了更好地纪念自己的作品,赵亦军将它命名为《观经图》。

一经面世,惊艳众人。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赵亦军采用的是前人从来没有使用过的绣法,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这种正反双面绣的作品,需要极其深厚的刺绣功力,而且必须保持百分百的专注度。

在2010年,《观经图》在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中拿下特等奖,成为一众展品中的“王者”,位列首位!

为了能近距离欣赏《观经图》,多位专家联合开了个大会,进行了仔细的鉴定。

专家发现,这幅《观经图》竟然价值千万,是当仁不让的刺绣精品。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一些富豪耳中,他们纷纷前往赵亦军的家中,表示愿意出价千万,只要他能将《观经图》卖给他。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可是赵亦军并没有将作品卖出去的打算,他拒绝了这些富豪的请求,拂袖而去。

在他的心里,这些作品是有生命的,它代表了自己的青春。

当然,除此以外,赵亦军还想给未来的继承人留下一些能够参考的作品。

现在,赵亦军年事已高,虽然还在研究刺绣,还在绣制作品,但是精力明显不足。

于是,他开始转战教育行业!

因为赵亦军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撰写了一本名为《源自南宋的宫廷——杭绣》。

他将自己的所学所见全部写进了书中,并结合了杭绣的历史,写出了一本属于刺绣的专有书册。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赵亦军编纂《源自南宋的宫廷——杭绣》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地政府出面了。

他们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给赵亦军开了一个工作室,在这里,他可以去给学生上课,也可以研究自己的刺绣。

学校为了他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找了许多的专家,将《源自南宋的宫廷——杭绣》进行了改编,编成了符合大学阶段教学模式的课本,并应用于大学课堂。

在赵亦军的努力下,杭绣也被纳入了艺术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课程,成为了学生们的必修课。

新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有不少的学生对杭绣很感兴趣,他们在学校的官方网站进行了报名。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现在,赵亦军每天上午都会在学校上课,下午才会待在自己的工作室研究刺绣。

他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他也不用担心“宫廷派”刺绣手法失传了,毕竟一个专业的学生那么多,大家都是杭绣的传承者!

杭绣的发展历经无数个春秋,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历史渊源,刺绣传统

杭绣就是杭州刺绣,在汉代的时候被人们发现,开始出现。

在南宋的时候,杭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辉煌一时。

而赵亦军所学的“宫廷绣”也是杭绣的其中之一,主要是为皇室服务的,专门绣一些挂饰。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除“宫廷绣”以外,还有“民间绣”,顾名思义,就是为皇室以外的人服务的,大多数都是为官者,给他们绣官服,官帽等物品。

杭州历来就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这对于刺绣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杭绣的发展一直很平稳。

宋朝到明清时期,杭绣的发展日趋兴盛。

这些足以见得杭绣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努力,而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共同合作。

现如今,赵亦军已经完成了作为“宫廷派”传承人的使命,有了自己的成就。

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刺绣行业会越来越好!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岁老人赵亦军,师从神针张金发,耗17年绣出一幅巨著,价值千万

刺绣,一直以来就是慢工出细活的技能,赵亦军能够把持住自己浮动的心,在那个贫困的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摸索出了一条合适的路,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同样,赵亦军也非常有责任心,并没有因为师傅的离世而颓废,也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就而骄傲。

而是在夜以继日地钻研中,将杭绣发扬光大。

他之所以能够刺绣出《观经图》,与他本身的努力离不开!

如果不是年事已高,我相信赵亦军老师还会继续刺绣,直到将杭绣推到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