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休尼特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高的园林式公墓。这里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因为埋葬了许多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革命先烈,其中不乏众多国家高层。新中国能够成立,我们能够过上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由这些先辈们的鲜血和性命堆积起来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建国前经历了很长一段黑暗时期,有八年抗战,也有数年内战,最终才迎来解放。在这段期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献出了宝贵生命。

为了纪念他们,也为了让后人记住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八宝山革命公墓因此诞生了。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曾埋葬着这么一个人,

他曾居国家高位,但死后五年却被查出犯下严重罪行,于是骨灰被迁出八宝山公墓,这个人就是康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名门潜伏黑暗之中

1898年.康生出生于山东胶南市经济开发区大台村,原名张宗可,字少卿,曾用名赵溶、张溶、张耘、张叔平等。他共兄弟四人,在家排行老四。

张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曾拥有良田六千余亩,传到康生父亲这一代时,依然剩下一千多亩土地。如此富裕的家庭条件,无疑给康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康生从小聪明伶俐,爱好读书,于是父亲给他请来了一位私塾先生,专门学习各种课程。

1914年,康生去青岛礼贤学校学习,结识了不少名师大腕,从而打下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子。礼贤学校其实算半个“洋学堂”,所以康生在这里除了学习到孔孟之道,还学到了西方的奸诈之术,这也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康生正式加入我党,为了配合党的工作,经常在各方奔走。后来为了任务而潜伏于黑暗之中,成为一名情报人员,进行地下工作。不得不说,曾经的学习经历让康生在情报工作中如鱼得水,为我党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0年,康生前往苏联参加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面对不公时,捍卫了我党尊严。回国后就一路高升,最后成为国家高层。

多才多艺书法造诣高深

康生除了革命资历之外,在文艺方面也具有高深的造诣。他精通书法、国学、国画、金石篆刻、收藏鉴赏等,还会拉胡琴,对戏剧也颇有研究,可谓是多才多艺,博学多识。

康生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精湛主要在于其字形颇有高人之风,还可以双手同时书写梅花小篆。但他本人却也因此持才旷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生曾“嚣张”的表示:

“我用脚趾头夹根木棍写的都比郭沫若强”。

为了显示他擅长绘画,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鲁赤水,这三个字与齐白石的名字字字相对,似有与其争锋之意。

关于郭沫若与康生书法谁更好的争论,至今也没有结论,因为评论书法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著名文物鉴赏家陈叔通曾认为,

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分别是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他将康生排在了第一位。

但很多书法界人士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个排名毕竟只是陈叔通个人意愿排出来的。

但不管怎样,康生的书法和绘画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否则他在上海进行地下工作时,也不会如此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他凭借着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不少敌对分子的高层交上朋友,因为收集到很多珍贵的情报。如果此后他没有做出错误选择,不管是艺术方面还是革命资历,都有可能名垂青史。但是面对权力,他败退的实在太快。

罪行败露骨灰被迁出

在建国后,康生对于权力的渴望逐渐影响了心智,他开始了自己的钻营之旅。首先,

为了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康生与相处多年的妻子离了婚,就因妻子是地主出身,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其次,

为了打击异己,满足自己贪财的本性,他抛弃了自己的良知,酿造了无数冤假错案。

因为他

爱好收藏古董文玩,所以常常借着搜查的名义将其中饱私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除异己后,他又毫无顾忌侵吞他人财产。如果有人质疑,他也会不择手段的加以掩盖。

最后,康生的贪赃枉法也影响着他的儿子。据说他儿子通过父亲的扶持,一路官运亨通,坐上某省高官。在位期间大肆贪腐,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许多老百姓碍于他父亲的权势,敢怒不敢言。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次,上天的惩罚似乎比正义的审判来得更早。康生晚年患上癌症,病情恶化的很快,经过五年的病痛折磨,康生于1975年病逝。

因为当时他的罪恶行径并未被揭露,所以被葬在八宝山公墓。直到五年后,他的罪行才彻底败露,儿子因此受到严肃处理,他的骨灰也被移出了八宝山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古人云“书如其人”,认为书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的,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然而在康生身上,我们却看不到这一点,其书法堪称一时之选,但人品却为后世所诟病。

纵观康生这一生,幼时家境殷实,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天分,为他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却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在坐上高位之后,不思进取,中饱私囊,打压异己,造成多起冤案,给我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令人感到可惜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