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软件是从产业里生长出来的。手握最好的技术,结合产业链优势,中国有机会做出全球最好的工业软件,掌握全球时尚的话语权。

——凌迪科技Style3D 刘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叶边肩线设计、夸张蝶形泡泡袖、立体3D波浪袖工艺,搭配黑色暗纹印花、金属与透纱材质,一款款时装造型灵动,或化成蛟人之甲,或幻作人鱼之鳞。随之,场景自由切换,天空云谷、银河浩瀚、古典城堡……仿生形态下崭新的虚拟时装剪影,形态万千。

这番景象并不出自科幻电影,而是2022上海时装周XINTIANDI数字时尚构建的虚拟时装盛宴。逼真的视效背后,是刘郴带领凌迪Style3D钻研数字仿真技术,用科技解构时尚的坚持。

投身服装行业,见证熙熙攘攘20年,刘郴与时尚的缘分从大学开始。纺织专业毕业的他,带着对多学科知识的渴望,进入比利时VUB大学深造,攻读计算机和分子生物。欧洲留学期间,他做起了服装外贸生意。

“受留学生活影响,我热爱艺术,渴望接近和引领时尚。”刘郴笑谈当年办公室的装修,“大门是木头的,把手是我淘来的轮船船舵,细节的设计都暗藏巧思。”如今,走进凌迪科技的办公室,白墙木桌,几株绿植,和多数科技公司无异。会议室克莱因蓝的配色,办公区陈列的样衣和面料,低调地彰显时尚基因。

凌迪科技Style3D(下称凌迪)成立于2015年,提供自主仿真引擎的底层技术服务及产业链级工业软件,打造3D设计一体化协同平台。目前已落地应用于服装产业,助力服饰类企业的研发、协同、展销、生产全链路数字化。

“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深度融合,凌迪未来要成为以数字时尚为代表的物理世界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穿越传统而古老的服装行业,以刘郴为代表的创变者奋力推倒产业数字化的多米诺骨牌,变革,才刚刚开始。

一键保存 随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键保存 随手分享

谈创业路径

顺势而为,“势”就是判断你在周期中的位置

章丰:你的专业背景非常多元,多学科的求学路径,是因为你对创业早有规划?

刘郴:其实没有刻意规划,更多是知识驱动。我家里世代从医,读丝绸纺织专业也是阴差阳错。本科毕业后,我怀着对物理化学家普里戈金的崇拜,前往他的母校深造,学习计算机和分子生物。

分子生物看似学科跨度很大,其实和服装是相通的,纺织纤维是大分子。从分子层开始,事物有了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分。我对这个世界底层的认知非常渴望,从组织到个体,再到分子层、甚至量子层,都希望一探究竟。

章丰:你的创业经历是在留学时期开始的?

刘郴:当年我带着拼拼凑凑的1万美金去留学,交完学费、租完房、买完车,口袋里只剩两个月的生活费,只好去餐馆打工,所以现在盘子端得特别稳(笑)。后来自己开工厂、做设计,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都有了设计工作室。2008年,受国内创业大潮感染,我回国创立了服装品牌。

章丰:第一段创业还是在传统服装的领域。2015年,是什么契机让你发现了数字化的机会?

刘郴:我们常说顺势而为,什么是“势”?在我看来“势”就是判断周期,尽快让自己进入到上升周期中。

2015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巅峰,数字化成为极其明确的趋势。反观服装行业,相比20年前没有本质突破,反而产业链阻滞越发明显,利润走低。数字化一定会渗透到服装行业,至于以什么方式,从哪点切入,这是我当时重点思考的。我们试图去找这样的标杆,但市面上没有成熟的选择,最后决定自己干。

章丰:很多行业的数字化力量是来自于外部的,找优秀的数字化伙伴完成转型,你们是从行业内部去啄破外壳。

刘郴:这个活确实难,要有服装行业知识积累,又要能结合技术成果。深入其中后发现,要把技术与产业的底层逻辑、方法论、客户的需求相匹配,门槛非常高。我们在创新、运营方面不敢说有优势,但在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的结合上,有可能突破。国内服装行业蕴含万亿产业基础,又是典型的分散型市场,这条难而正确的路,总得有人去蹚。

章丰:商业化之前,凌迪的核心产品历经四年的研发和测试,这个过程很难熬吧?

刘郴:这是一家产品公司必经的过程,我在凌迪成立之初,就做了规划和长期准备。2015-2016年底,团队自投研发经费探索产品;2017年,我们从上海搬到杭州,前三年是战略尝试期,技术上谨慎投入,产品创新试错;到2020年是战略成型期,要打磨产品、思考爆点,实现营收。再往后,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产品要做减法、提效率。

遵循基本逻辑和战略布局,一步步踩着规划,心里就有底了。所以我建议,投身行业数字化的企业,要在创业初期形成长期规划,有方法论的支撑,才能避免困在时间里熬。

谈核心技术

3D仿真引擎打造高仿真、可编辑、可生产的数字服装

章丰:服装产业链条长、角色多,如何找准数字化的切入点?

刘郴:服装产业链的核心,分为设计研发、原材料制备、加工制造三个阶段。设计研发环节,是服装产业链的关键,是产业链信息获取最关键核心的位置,也是数据、内容集散的地方。向下游去,影响消费者买什么;向上游去,影响制造商生产什么。

所以我们决定,从设计研发这一制约服装行业效率的环节切入。如何实现数字化?用物理仿真的手段去做数字孪生。凌迪研发了Style3D仿真引擎,针对服装进行部件化拆分和建立3D模型,可以在线协同服装研发的全流程,如面辅料选择、款式设计、渲染仿真等。

比如一件运动衣,从面料的物理属性、布料,到设计建模,再到仿真渲染,最后形成一件高仿真、可编辑、可生产的数字样衣,平均3天内就可以定款。传统的服装设计,以2D平面设计为主,从图纸设计、打版到选料、制作样衣,至少需要3-4周。

Style3D制作的动态数字服装

章丰:在数字服装的技术突破上,凌迪已经占据哪些优势?

刘郴:我们已在CAD建模、仿真渲染和动态模拟方面形成壁垒。简单来说,款式、尺寸、服装穿着后与身体之间的空隙大小,以及面料的组织结构、软硬度、悬垂感,还有虚拟模特穿着后走秀时的动态效果等,都可以“所见即所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yle3D Studio仿真设计软件界面

章丰:虽 然你有少见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但其中非常硬核的技术部分,是怎么搞定的?

刘郴首先要站在学术前沿,确定技术的可行性。我查阅了大量图形学相关的资料、论文,了解近几年学术界可实现的技术基础。同时,找最顶尖的专家合作,凌迪团队中吸纳了世界级图形学专家、海归博士和浙大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

其次,匹配底层技术和行业场景、业务属性,保证落地性。学术界到工程界有巨大的鸿沟,国内至今没有相关的商业化案例,我们也是在实践中试错。

我相信中国会涌现出一批“科企家”,兼具科学家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带领团队完成前沿技术到工程落地的跨越。

谈产业布局


工具产生内容,内容驱动制造,带动服装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仿真引擎的底座,凌迪形成了3D柔性体仿真工业软件Style3D Studio、面料数字化设计软件Style3D Fabric、研发全流程协同平台Style3D Cloud,以及数字时尚内容资源商城Style3D Market——通过产品组合,可服务品牌商、ODM制造商、面辅料商、泛电商,提升多方效率。

章丰:面对服装产业链上的各种角色,凌迪如何用标准化服务覆盖他们?

刘郴:服装行业依靠大量新款驱动消费,整个产业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款式。无论是设计师、品牌、工厂,都有对于款式设计研发、展示推广的需求,这是共通的逻辑。所以我们专注于数字款式的制造和分发,就像头条系做的是内容的制造和分发。

第一步,基于3D仿真引擎,Style3D实现了款式内容的数字化;第二步,将数字样衣进行使用、流转,供不同的角色使用。比如面料厂拿来怎么推销,设计工作室如何低成本地推广,市场如何定货,消费者怎么穿着它去show off,也可开放给数字人、虚拟偶像、游戏、影视特效等各行业使用。

Style3D未来要打造成行业通用的数字化建模设计软件,成为以数字人和数字服装为代表的物理世界数字化的基础工具和素材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yle3D Market 部分数字资源

章丰:从内容数字化出发,逐步渗透服装产业全链条,衍生到整个生态。这是你们的思路?

刘郴:是的,工具产生内容,内容驱动制造,从而带动服装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背后的逻辑在于,通过 3D 数字孪生的方式,快速且直观地设计出产品的同时,设计研发数据、生产制造数据、商品展销数据……每个环节的数字资源都可以沉淀为企业可视化、可追溯、云加密的数字资产,实现随时调用和二次研发。数字资产提升产业效率的关键就在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yle3D全链路数字化

章丰:凌迪采用SEM(SaaS enabled marketplace,SaaS 推动的交易平台 )模式。交易平台模式怎么理解?现在推进到了哪个阶段?

刘郴:供应链侧,基于数字资产,可以搭建服装供应链资源交易平台,设计方案、面辅料、工厂产能乃至成品服装,都可以在平台上交易、流通。但是目前,我们还在SaaS阶段,进行小链路验证,把渗透率做上去,才会形成数字资产的规模。

SaaS工具产品是SEM商业模式的基础和前提,有了工具,才会有供应链平台的素材库,产生大量内容。

章丰:在SaaS产品定价上,你们采用怎样的策略?

刘郴:坦白讲,我们当时也有点“拍脑袋”,因为国内的SaaS市场包括工业软件,都没有成行成市,缺少共识和参考。我们站在消费端思考,一家中等规模、千万营收的企业,用十万、二十万的价格购买软件服务,在可接受范围内。再对比海外几家3D服装软件的定价,留有适当的定价优势,以换取市场空间。

所以数字化早期阶段,只能依靠先导者对行业的教育、市场认知的引导。目前最大的问题,出在包括我们在内的软件供应商身上,还没有把软件的使用门槛做到足够低、足够好用。随着技术迭代,产品越来越好用,认知一定会打开,软件的边际成本也会递减。

谈元宇宙


时尚产业会从参与者变成内容的贡献者,企业要意识到数字资产的重要性

章丰:我注意到凌迪在虚拟服装、虚拟秀场等方面都有尝试。元宇宙的兴起,给服装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郴:我一直坚信,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是大趋势。Metaverse(元宇宙)是目前相对符合这种趋势的一个说法,不必纠结于概念,重要的是它的底层逻辑。宽泛地理解,元宇宙其实是新一代技术的综合体,结合了互联网、区块链、仿真等技术,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创造。

短期内,元宇宙和服装产业之间的gap(缺口)还很大,落地很难,但并不妨碍它的底层技术改变商业、社交等现实生活场景。我们看到奢侈品牌、互联网大厂大举入局数字时尚,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渗透,时尚元宇宙会更快到来。

章丰:有哪些结合点是你比较看好的?

刘郴:物理世界数字化和数字世界物理化会互相渗透,逐渐趋于接近。这样一个平行孪生的世界,更接近世界“互融”的本质。

物理世界数字化,即数字孪生。比如将服装数字化,创造大量数字孪生的内容,沉淀数据、用于流转。我们的服装仿真引擎将来也可以拓展到动漫、游戏、家居等更多行业。

数字世界物理化,即数字原生。比如数字时装秀,可以将服装的款式、面料质感、光影效果,结合到数字人身上,得到接近于真实环境的展示。在Style3D平台上,设计师借助仿真技术,将自己的设计创意触达给用户,也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制作或批量生产。

章丰:服装产业的企业,如何把握元宇宙的机遇?

刘郴:数字时尚产业未来会成为数字世界一个重要的子集。在上一轮移动互联的革命中,时尚产业是参与者,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商销售。在下一轮万物互联或者叫元宇宙中,时尚产业会从参与者,变成内容的贡献者。

所以服装企业必须要意识到数字资产的重要性。比如你的提花印花、纺织印染的技术,这些积累多年的珍贵资产,如何沉淀为数字资产,用新兴的方式创新展销,实现在线化和视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展厅

社会基础环境设施在变化,消费者在变化,产业也要随之而变。未来两三年内,一家非数字原生的企业,或者对数字化不友好的企业,就会丧失竞争力。

谈行业格局

我们的软件是从产业里生长出来的,中国有机会掌握全球时尚的话语权

章丰:从全球视野来看,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有哪些差异?

刘郴:从技术角度看,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欧美国家在品牌、消费市场上领先,但在数字技术上,国际品牌和我们没有代际差异,只有审美差异。甚至数字原生品牌更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因为我们是被新技术教育的,在技术和商业的结合能力上更有优势。

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已经领先了半个身位。中国有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占全世界服装产能的40%,实际产量的30%-35%。相对于土耳其、孟加拉、越南等制造业大国相比,我们在产业链端的数字化上有优势。所以有可能诞生最牛的供应链软件的,不是美国、以色列等技术强国,就是中国这样的产业强国。

手握最好的技术,结合产业链优势,中国有机会做出全球最好的工业软件,掌握全球时尚的话语权。我们的软件是从产业里生长出来的,这是最重要的先天优势。

章丰:你曾在2008年的采访中提及,国内服装行业处于战国时代,群雄纷争。14年后,站在时尚元宇宙的入口,你怎么看行业格局?

刘郴:眼下相当于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还在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分裂割据,但一定会迎来会盟的时刻。服装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规模庞大、产业链长,没有一家公司能一手包办所有,众人拾柴才能形成全产业的数字化,前提是底层需要规范的行业数字内容的标准格式。

章丰:标准格式是指内容能互相匹配?

刘郴:服装生产领域已有通用的OBJ格式(3D模型文件格式),但在数字化领域连行业术语都没有统一,大家理解也有偏差。所以凌迪今年也参与到国家标准的制定中,规范数字化试衣/虚拟服装、虚拟人体等术语和定义。

章丰:在走向诸侯会盟的过程中,凌迪不仅提供数字化的工具,还在内容输出、生态建设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刘郴:身处行业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每一步都在为未来的爆发积蓄能量。我们期望成为服装产业链里,推倒数字化骨牌的第一人,带动更多产业内的优秀企业,将多年的行业Know-How和数字化进行结合。

技术的公平性在于,它是产业链上所有角色登台的“入场券”。谁能更好地让数字技术、工具赋能自身业务,谁就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被更多客群看见;谁能更快、更准确地去发现市场的增长机会,进行迭代,谁就能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成 目标后,你如何犒劳自己?

设立能激励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挑选合作伙伴,你最看重的品质?

人的本质和学习能力。

给创业者的一个锦囊?

看好现金流。

你最想改变世界的一件事?

还原物理世界的本质,让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打破束缚人类的现有物理学的定律。

如何定义“数字新浙商”?

“商”的本质不变,是企业家精神和时代创新的结合。每一代浙商都在创新,只是创新的内容在与时俱进。

作者 | 程一苇

编辑 | 王小猛


转载 | 合作 | 约访 请联系:

微信号 jlj7818747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名解码数字新浙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