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暹芭”给阳西海产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损失。陈旭欢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过后,种植户正在加紧抢收水稻。谢兆威摄

游客享受沙滩阳光,群众湖边消暑纳凉……7月7日是小暑节气,地处南海之滨的阳西县迎来了一年当中的火热时节。很难想象,就在几天之前,阳西各地刚刚经历不同程度的灾情。

7月2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登陆粤西地区。由于台风与天文大潮的叠加效应,全县多地出现了海水倒灌、树木倾覆、路面浸水、农田被浸等灾害,特别是海产养殖、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产业受到严重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年内首个台风的挑战,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各项防风措施。台风“暹芭”过境后,阳西县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各地全面启动抗灾复产工作,并针对暴雨及其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加大监测预报预警力度,全面做好次生灾害的防御。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提前防御

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紧急转移避险904人

在台风“暹芭”登陆之前,阳西县委、县政府已部署开展各项防御工作。从6月30日起,阳西县已组织召开5次防风会商会、部署会、调度会等工作会议,部署推动防风工作落实。该县四套班子按照定点联系镇(村)要求,深入镇、村一线开展防风督导。

阳西各镇、各部门积极响应预案要求,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和联合值守,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工作措施。即:出海作业渔船百分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百上岸;回港船只百分百落实防御措施;山区地质灾害高危区、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百分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百分百转移到安全地带;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人员百分百安全撤离,并妥善安置好转移人员的生活。

台风“暹芭”对阳西滨海旅游也带来较大影响,据沙扒镇海天旅游度假邨负责人陈文超介绍,接到镇政府相关通知后,景区提前做好防台风措施。“我们提前通知客人不要去海边,也尽量不要外出。我们提前将商铺摊位加强固定,将损失降到最低。”陈文超介绍说。

台风“暹芭”登陆后,阳西县共出动118个工作组、出动人员2908人开展防台工作。截至7月2日7时,全县209艘免休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作业人员562人全部上岸避险;海上作业平台234人全部安全撤离;乡镇管理船舶和生计渔船3595艘全部回港避风;2处滨海景区、浴场全部关闭;所有学校停课;全县64个在建工地全部停工。

截至7月2日21时,阳西县各镇、各部门合力转移撤离危险区域、危险房屋人员1023人。其中,紧急转移避险904人,集中安置119人,清除路障149处。

直击灾情

县城部分路段遭破坏沿海镇渔业农业受损严重

受台风“暹芭”影响,阳西县城内多个路段的树木、护栏不同程度受到破坏。据统计,阳西县城区域内共损坏市政设施约4260平方米,受损树木达1580棵,造成交通阻碍502处。

溪头镇是阳西沿海地区之一,台风登陆时导致当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其中,溪头渔港码头沿街商铺被水浸。台风过境后,溪头镇街道留下了许多垃圾,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吹倒,横七竖八地散落在街道。

受台风影响,阳西县的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受灾严重。据阳西县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截至4日下午,全县600多个网箱受灾,损失近10亿元。“阳西县深水网箱初步估计损毁90%以上,截至7月3日中午,全县渔业受灾面积约3.5万亩,损失产量约4.3万吨,渔业基础设施受灾损失17400多万元。”阳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阳西县陆上的池塘养殖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在对虾养殖较为集中的上洋镇南山海村,约有10口池塘被水淹没。在溪头镇,因台风造成的较长时间停电,造成部分鱼虾缺氧死亡,部分养殖户损失超过100万元。

当前正值早稻成熟期,儒洞镇边海村的丝苗米基地受到台风影响,出现了水稻倒伏、水淹等灾情。台风过境后,程村镇有700亩海水香蕉受灾,预计经济损失300多万元。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7月6日,阳西县蔬菜受灾面积达1105亩。

抗灾复产

集中力量抗灾复产多措并举降低经济损失

台风“暹芭”过境后,阳西各地积极开展抗灾复产工作,努力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在阳西县城看到,市政工作人员连日来全力开展道路清障工作,并切除和修剪有安全隐患的树干,及时清理搬运被台风吹断的树枝,减少对车辆通行造成的影响,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截至3日下午,市政部门已紧急处置了阻碍交通的绿化树250多处,处理被雨水冲开、损坏的沙井盖90余个,清理、加固道路护栏3000多米,抢修路灯约60盏。

在上洋镇,当地党员干部深入南山海村委会,组织指导养殖户抗灾复产,力争使水产养殖产业尽快恢复正常,并迅速组织开展堤坝修复工作。技术人员也深入养殖场,根据受灾程度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养殖户快速复产、减少损失。“我们现在开始复工了,打算先把虾塘堤坝搞好,下一步再换虾塘底膜,然后投放虾苗。”养殖户赖游说。

在儒洞镇边海村的丝苗米基地,该基地负责人易志强介绍说,台风登陆时,水稻出现倒伏、水浸等灾情。“台风过后,我们立即组织农户排水,并对倒伏的水稻进行抢割抢收,力争将灾害损失减到最低。”他说。

在程村镇红光村的海水香蕉基地,工作人员对受损香蕉进行清理。“我们把能抢救的香蕉先抢救过来,然后再喷洒杀菌药、施肥等,尽可能减少损失。”该基地管理人员黄小波说。

■一线直击

干群一心共抗风灾

台风“暹芭”登陆后,给阳西带来了狂风暴雨,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阳西县各相关职能部门迅速组织人力,奔赴各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职能部门出手保障群众安全

针对风雨造成的树木倾覆,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迅速对辖区公路、在建工程、渡口渡船、挂点村等地开展路面清障工作,确保道路交通恢复正常。截至2日下午,该局出动抢险救援力量245人次、出动抢险救援设备(车辆)44辆次,通过对管养公路开展巡查、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清除35处路障隐患。

为了确保县城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行,阳西县城管综合执法局出动80余人次,迅速开展县城区道路、公园和广场等设施损坏情况的排查和抢修工作,紧急处理受损沙井盖90余个,处理受损道路护栏1000多米,抢修路灯56盏,扶正加固道路交通指示牌35个。

针对县城及各镇村多处出现水浸灾害,阳西县消防救援大队提前准备好装备物资,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7月2日当天,阳西县消防救援大队共接警28起,出动155人次,安全转移受灾群众7人。其中,沙扒镇星光村委会有2名被困群众需要转移,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前往救援,最终成功转移2名被困人员。

基层党员带头群众复产挽损

受到台风“暹芭”的破坏,阳西县多地农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阳西各地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第一时间帮助农村群众复产挽损。

在织篢镇,当地党员干部深入各村(社区)指导并帮助群众有序开展复产工作。该镇组织党员干部以及职工、志愿者群体,帮助受灾农户及农业企业抢收作物,加快推进复耕复产,坚决守住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的基本盘。

通过加强与农业保险公司的衔接,帮助农户及时做好政策性保险理赔工作,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各受灾地区开展农业复产指导,帮助农户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儒洞镇石楼村,来自阳西县融媒体中心的党员干部帮助当地清理主干道路和党建主题公园等地的垃圾,打扫路面淤泥以及生活垃圾,对伏倒的树木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经过党员干部们的共同努力,石楼村很快就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