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业在交通运输当中有30多年的辉煌,但从多年前开始,公路客运市场便跌入了下滑通道,至今仍未见底。

但在道路客运业高速发展的周期已经结束的当下,在出行方式日趋多样的当下,有一种声音在说,公路客运已经日薄西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内容导读
1.道路客运的曾经
2.道路客运的行进
3.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而生的平台

>>>一、道路客运的曾经

根据交通运输部资料,2016-2020年中国营业性客运总量逐年下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营业性客运量预计完成96.65亿人(初步测算),同比下降45.1%。

主要是受到私家车保有量持续高位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内营业性客运量的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唱衰道路客运行业的论调层出不穷,行业的发展趋势似乎也印证着这种说法,真是这样的吗?

根据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及相关重大政策出台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道路客运的政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 个阶段。

道路客运发展在当下应当属于第4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1 年客运市场全面向社会开放阶段。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01 年市场开放与结构优化并重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2012年注重服务质量的科学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的运输服务转型升级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运输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国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4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呈现阶段性特征(1978-2019)。

4种运输方式客运量的发展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图示可以看出,每种运输方式都曾有阶段性的急剧增长,也有阶段性的回落过程。

道路客运再如何,也是国内公路客运是综合旅客运输体系中运输量最大、通达度最深、服务面最广的运输方式。

道路客运在交通运输业中曾拥有过3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当下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由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生产特性决定的。

>>>二、道路客运的行进

改革开放之初,道路客运运力十分不足,运输车辆技术状况差、发车班次少、覆盖区域小且服务水平较低,往往无法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道路客运市场的放开,使运力紧张的形势得到了缓解,旅客出行由“走得难”向“走得了”转变。

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导向逐渐由市场需求把控,旅客出行由“被动适应”向“主动选择”转变,自主性和体验性成为出行的需求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近年来,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高位增长、综合运输体系日趋健全特别是高铁成网运行、互联网+运输服务深度融合等因素影响,客运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道路客运业回落的主要3个原因:一是需求缩量,二是供给退位,三是科技和资本的强力冲击。

而在“互联网+”与运输服务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总趋势。

在近日中道协召开的客运与站场分会2022年度第一次负责人办公会议中,会长王丽梅提到:道路客运新一轮发展也有三个特征:一是需求缩量,由大规模、同质化需求,变成小梯队、个性化需求;二是生产经营活动由政府部门和社会高度重视,到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在很多地方边缘化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三是从业者和车辆数量持续下降,到目前为止尚未探底。

可见定制客运等新业态对道路客运提质增效的巨大潜能,客企加强标准对“互联网+”道路客运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是转型的重要依据。

道路客运转型,道阻且长。

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而生的平台

传统客企发展定制客运要选择平台系统,最优选当然是不给企业增加成本项,如不抽取佣金、免费的平台,且愿意根据企业的实践,不断高效迭代,满足企业个性化定制需求,并且通过共同运营和营销来获得回报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定制客运系统即是这样一个系统。

普惠的价格、稳定的数据库、可个性化定制功能、适配客企调度模式及一对一用心的服务,为客企高效快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乘乘出行 | CC定制客运系统——智慧交通、出行与汽车票务、道路客运解决方案SaaS服务平台,让交通出行更简单。

稳定5年技术沉淀,致力于为我国100+客运企业/30省份/1000万乘客+/10万车主 提供综合客运出行与软件系统技术服务。

业务覆盖:定制客运、网约车[快车|出租车]、城际拼车、顺风车、城际班线客运、租车、代驾、物流货运、通勤、政企用车。

成功协助多个企业获得牌照,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运营干货| 定制客运经营者的每周必盘数据

行业干货市场哪里有痛点,哪里便有机遇——定制客运政策推动

定制客运系统|水路客运的「消逝」会是道路客运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