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里累计入馆人次近55万,单日最高客流6531人;成功举办5个重磅大展和3个展中展;发布文创产品超过100个,累计售出产品7万余件;官方微信服务号粉丝量40余万,总阅读量近250万人次;公共教育活动以及学生数千人,获得各类奖项近20次……

7月8日,位于小陆家嘴滨江核心区的“诗意艺术殿堂”——浦东美术馆,在“一周岁”之际公布一系列数据,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一系列新展览、新空间、新文创同步推出,邀观众共度周年庆活动。

新展览与新空间

面向观众公开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罩、测温、扫码……当天上午10点,首批观众获赠鲜花与小礼品。在美术馆1楼正中央,观众向下俯瞰,横贯B1层至4层的X展厅被撤去了幕布,可近距离观看一件大型神秘作品的布展过程。这正是7月8日首次公布作品名称的《徐冰:引力剧场》。

这件作品由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为净高33米的X展厅量身定制。徐冰以标志性的“英文方块字”艺术语汇进行创作,在B1层是近乎抽象的符号,从4楼往下俯瞰却变成了可读的文字。整件作品的可读性将随楼层的升高而逐步提升,探讨的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信息及认知,由于视角的改变而改变的性质。

《徐冰:引力剧场》将于8月布展完成,观众将看到它如何一点一点成型,全程见证大作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拾级而上,二楼的一块长展墙向观众展现了“浦东美术馆一周年精彩回顾”,包括:建设过程、盛大亮相、重磅展览、精彩活动、众志成城五大板块,回溯了2017年9月26日举办建设启动仪式,到2022年疫情闭馆期间美术馆工作人员战斗在各条抗疫战线,体现出这座文化场馆的使命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楼,历经半年精心筹备的数字体验中心,终于在一周年庆当日正式开幕。它兼具数字档案、展览延伸、兴趣阅读、休闲小憩等多重功用,以多媒体、数字化等形式,力求营造一个虚实结合、动态交互、沉浸体验式的文化空间,让观展突破物理和时间的限制,同时将浦东美术馆的历史,以及过往展览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空间整体设计理念上,数字体验中心延续浦东美术馆“至上主义”的建筑风格,以黑、白、红三色作为主体视觉色彩,体验中心的展示台及配套座椅的形状,均以浦东美术馆的“MAP”标志为灵感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内部三个区域划分上,多媒体展示区将16面LED屏立柱和投影墙进行组合;数字互动区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存储了过往展览、360全景漫游、浦东美术馆大事记和各类活动等数字档案;阅读休息区以多元化的书籍陈列形式,配合多功能的座椅设计,让观众可以在空间内享受阅读的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座椅是从中国传统“鲁班锁”中获得了设计灵感,创造出功能性和趣味性十足的空间体验。

欢迎拍照、上新文创

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一年来,浦东美术馆作为新晋网红地标,吸引了众多“潮男”“潮女”进行拍照打卡,朋友圈中不乏“一张封神”的作品。

在今年6月恢复开放前夕,浦东美术馆推出“我眼中的MAP”线上征稿活动,征稿内容包括市民所拍摄的美术馆建筑、镜厅、展览、文创商店、一楼咖啡店、屋顶餐厅、顶层露台等场景。如今,市民投稿的优秀作品,在数字体验中心的大屏幕上公开亮相,并滚动播放。

在上海,部分美术馆、博物馆不允许馆内拍照,而浦东美术馆却没有过多限制,且通过此次活动表达了对观众拍照的认可,这是为什么?

“其他场馆禁止拍照,作品版权是重要原因。我们自开馆以来,就与合作的艺术场馆、艺术家达成一致,允许观众拍照。”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浦东美术馆董事长李旻坤透露,此次选出的观众投稿作品,有的展现了建筑的造型,有的是观众参观的场景,有的表达出了个人的特殊体验,比如因艺术带来的喜悦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布另外从浦东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到,馆方仅明确禁止打开闪光灯,不允许携带三脚架、自拍杆等拍摄辅助工具带入展厅,在提醒文明出游的同时,欢迎观众记录内心情绪。

为了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浦东美术馆还做得更多。美术馆独家定制的限量周年系列文创产品已上新,包括和MOLESKINE合作的限量款艺弈生辉棋盘笔记本礼盒,和徐冰工作室合作的爆款地书口罩,还有完美融入美术馆元素的黑白系列保温杯与礼品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旻坤表示,浦东美术馆作为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将持续把国内外最优秀的艺术场馆资源、艺术家作品带到馆内呈现。近期规划中,2022年至2023年的多个重磅大展已进入筹备阶段,将陆续揭开面纱;数字体验中心、文创商店及其他功能空间,也在不断创新升级。同时,线上线下公教项目及馆内活动也在火热安排中,等待艺术爱好者们前来报到。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