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虽然已经卸任日本首相,但仍然是日本政坛有相当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这种人在日本的死亡率颇高。

我们在东亚的这两个邻居——日本和韩国,政坛大佬都经常出事,相对来说,韩国总统死亡率要低得多,虽然也有总统被刺杀,比如朴槿惠她老爹朴正熙,但是更多韩国总统是在卸任后遭遇调查身陷囹圄。

相对而言,日本首相如果出事,则经常遭遇暗杀。日本历史上,有多次针对首相的暗杀。除了安倍晋三外,曾经有六名当过日本首相的人都死在刺客手里。

一、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日本在他手里赢得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实现了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一举跻身列强的行列。伊藤博文还被任命为韩国统监,代表日本对韩国行使殖民统治,相当于英国向殖民地派出的总督一样。

伊藤博文(左)与朝鲜太子李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藤博文(左)与朝鲜太子李垠

可以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藤博文在亚洲乃至世界政坛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然而,就是韩国统监这个职务给伊藤博文带来了杀身之祸,他成了日本殖民韩国的代表人物,成了诸多韩国民族主义者眼中的仇敌。

1909年,伊藤博文北上前往中国的哈尔滨,与沙俄的财务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讨双方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划分问题。

当时日本已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伊藤博文意气风发。然而1909年10月26日上午,伊藤博文在哈尔滨下车,正在检阅俄国仪仗队的时候,混在人群中的朝鲜民族主义者安重根突然冲到伊藤博文面前,对他近距离连开三枪。伊藤博文胸腹中弹,二十分钟后不治身亡。

刺客安重根被抓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客安重根被抓后

事后,安重根被捕,审讯中,他供述了15条刺杀伊藤博文的理由,都与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有关。不久之后,安重根被日本政府施以绞刑。

伊藤博文遇刺身亡时,已经卸任日本首相,但身上还保留朝鲜统监的职务,因此他可以算是安倍晋三的前辈,第一位遇刺的日本前首相

二、原敬

第二位遇刺的日本首相名叫原敬,这也是第一位遇刺身亡的在任首相。

原敬任职首相期间,正值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原敬的政策温和,外交上接受《凡尔赛和约》,极力推动日本加入国联。在对待殖民地朝鲜的态度上,原敬也趋向于使用温和的治理手段,让朝鲜人拥有一定的自由。

但是,原敬这种做法招致的结果是两头不讨好。在朝鲜人眼里,原敬依旧是侵略者的头目。欧美人眼中,日本虽然可算是大国之一,但是依旧将日本人看作二等公民,从未将其视为自己人。日本国内的右翼则将原敬的政策视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认为他在向敌人投降。

1921年11月4日晚上7点10分到达东京火车站候车,打算前往京都出席一个政治活动。7点25分,原敬在众人簇拥下前往检票口,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年轻人,将一把短刀插入原敬的右胸,原敬当场倒在血泊中。

这个年轻的刺客名叫中冈艮一,是日本右翼分子。他刺出的一刀极为凶狠,原敬的右肺到心脏全被划开,当场毙命。

事后证明,中冈良一受上司桥本荣五郎的教唆,觉得当时日本已经没有了武士道精神,罪魁祸首就是原敬,因此对他行刺。顺便说一句,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势力庞大,曾经进行过多次政治谋杀。

原敬遇刺现场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敬遇刺现场还原

中冈良一被捕后,从审讯到审判,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笔录。相比其他刑事案件,原敬遇刺案的审判速度异乎寻常的快。似乎在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一切。中冈良一被判处死刑,很快改判无期,入狱13年后即被释放。

显然,原敬遇刺背后还有更大的秘密尚未揭露。

三、滨口雄幸

滨口雄幸这位日本首相命比较硬一些,是第一位遇刺之后没有当场死亡,一直拖到第二年,才由于手术并发症去世的在任日本首相。

滨口雄幸是接任田中义一成为日本首相的,他的前任因为任期内发生了张作霖遇刺身亡事件而下台。

滨口雄幸上台之后,遇上的最大的挑战是经济,在经历一战后短暂的繁荣期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持续的衰退中,始终无法振作起来。为此,滨口幸雄开出的药方是限制军队的扩张,同时恢复金本位制度。

在外交方面,滨口幸雄主张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且,他推动日本签署了《伦敦海军条约》,对外承诺限制发展海军舰艇,限制海军的军备竞赛。

滨口幸雄的经济措施显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就在他进行变革时,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也波及到了日本。滨口幸雄的变革反而使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一落千丈。

而外交方面,他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让军方以及日本右翼大为不满。

最终,还是右翼动手了。

1930年11月14日,正在冈山县浅口市视察的滨口幸雄打算坐早上9点的班车前往神户,突然间,日本右翼组织相国社成员佐乡屋留雄嘴里喊着“我要杀了你”,从人群中冲出,一枪击中滨口幸雄的骨盆。

滨口幸雄遇刺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滨口幸雄遇刺时

滨口幸雄因为没有被击中要害,手术后,又开始履行首相职务。但是,熬到第二年的4月份,滨口幸雄再次入院,医生发现,是手术的伤口发生感染。在医院熬了四个多月后,滨口幸雄于8月26日不治身亡。凶手佐乡屋留雄则在入狱十年后被释放,继续从事右翼活动。

四、犬养毅

日本人的姓里面,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从事的职业。比如犬养毅,他的姓说明,其先祖是养狗的。

犬养毅出身日本政治世家,与孙中山是好友,曾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晚清以来,中日联系紧密,许多日本政客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之前所说的伊藤博文,他就跟维新变法的操盘者光绪和康有为有联系。

但是,日本政客之所以支持中国当时的一些政治人物,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日本自己的利益,千万不要认为是为了中国好。就像之前那位伊藤博文一样,虽然支持维新变法,但是甲午海战时,他对中国从未手下留情。

回到犬养毅身上。

事实上,自从滨口幸雄遇刺开始,日本政局就一直动荡不安。1932年,犬养毅以77岁高龄组建内阁,成为新首相。而犬养毅基本坚持滨口幸雄留下的政策,比如支持限制海军,限制军费。日本军部对于犬养毅自然咬牙切齿。

抢先动手的是日本海军,由于之前滨口幸雄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让海军方面很受伤,为此,日本海军方面一批基层军官打算发动政变,杀掉政坛上20多个阻止军队扩张的政客。

1932年5月15日,11名20出头、携带枪支的年轻军官闯入首相官邸,将枪口对准了犬养毅。犬养毅说了句:“有话好说。”对方回答:“无需赘言,动手。”犬养毅被乱枪打死。

朝日新闻报道犬养毅遇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日新闻报道犬养毅遇刺

这11位军官后来受审时,法庭居然收到一个由35万人用鲜血签名的请愿书,要求法庭轻判这11名凶手。同时,新泻县居然有11个年轻人每人剁了一根手指寄给法庭,要求替11名军官赴死。最终,这11名杀人犯都得到轻判,没过几年就出狱了。

从犬养毅案审判结果来看,当时军国主义已经将整个日本绑架,日本全国已经陷入疯狂,很快,一场更大的灾难席卷了日本全国,那就是二二六兵变。

五、斋藤实、高桥是清

这两位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二位都曾经当过日本首相,遇刺时都已经卸任。二人被杀是因为同一件事,就是刚才说的二二六兵变。

斋藤实是犬养毅的接替者,任职期间曾经主导日本承认伪满洲国、导演过日本退出国联的戏码。

高桥是清在日本长期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在1921到1922年短暂出任过日本首相。

斋藤实与高桥是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斋藤实与高桥是清

这两位之所以被杀,还是跟犬养毅有关。由于刺杀犬养毅的那批军官全部得到轻判,越来越多的日本基层军官相信,可以通过恐怖暗杀活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军队中间也开始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到处串联,相互攻击。

1936年,一批对现状不满的少壮派军官先下手为强,发动了政变。在这些人的计划里,他们不仅要改变当时的日本政权,甚至打算换掉天皇,由他弟弟取而代之。政变发动伊始,就是一连串杀戮,斋藤实和高桥是清就死于这场杀戮。

尽管这场政变后来被镇压,政变主谋也被处以死刑,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已经彻底被军国主义绑架,后来给亚洲各国,也给本国带来巨大伤害。

六、岸信介

以上六位,加上安倍晋三,都是曾经担任过日本首相,最终被刺客杀死的倒霉蛋。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首相算是幸运者,他们从刺客手下居然逃出生天。比如安倍的外公岸信介,他比安倍就幸运多了。

岸信介当初之所以遇刺,是因为他的卖国行为——出卖日本国利益。

岸信介当年遇刺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岸信介当年遇刺后

1945年,日本自从战败之后,本土就被美国占领,美国实际上成了日本的太上皇,当时日本权力最大的人物既不是天皇也不是首相,而是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如果有人不服,一大批驻日美军会打到他服为止。

但是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毕竟不能永久存在,为了能够长期控制日本,美国必须维持在日本的驻军。为此,美国炮制出《美日安保条约》,让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合法化。对于日本来说,这个条约无异于丧权辱国,毕竟一个允许外国驻军的国家,根本谈不上独立。

美国人也知道,这个条约想在日本通过,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怕。在占领日本期间,他们已经培养了大批的美国代言人,安倍外公岸信介就是其中之一。

岸信介是战时内阁成员,战后作为甲级战犯被监禁。结果在美国人的保护下,岸信介居然被无罪释放,没过几年甚至成了日本首相。

当上首相,岸信介对美国人自然要投桃报李,于是他大笔一挥,批准了《美日安保条约》,直接当了卖国贼。事发后,日本民众甚至包围了首相官邸,要岸信介谢罪。安倍曾自述,自己小时候见识过外公被包围的一幕,坚定了自己从政的决心。这孩子真是不懂事。

幼年安倍晋三(左边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年安倍晋三(左边小孩)

这事还没完,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参加自民党聚会时,一名右翼组织成员荒牧退助当场行刺,岸信介中刀重伤住院。不过岸信介运气好,这次受伤没有要他的命,只是遇刺之后,岸信介就辞去首相职务,解散内阁,算是平安渡过了这一关。

不过他的外孙安倍晋三就没这个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