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的高徒,宁愿放弃国外高薪聘请,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为国掏空全部积蓄,晚年生活窘迫,却不曾向国家索取任何回报。

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国科研,却从不追求虚名,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绝对造不出原子弹;没有他我们的国家不会挺直腰杆,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端。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他就是被人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杨承宗。“功成何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或许是对他最为真实的写照,那么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为何说没有他,邓稼先钱学森就造不出原子弹呢?他究竟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什么?

下面我们便一起来看一下,这位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为了国家,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1934年,22岁的杨承宗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至1946年间,他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在任职期间,他舍己为人,受到辐射伤害,使得右眼丧失宝贵视力,但他强忍不适,依旧努力进行着研究工作,为后期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定的科研基础。

在抗战爆发前夕,北京协和医院为了医疗需要,曾斥巨资从美国购买了500多克镭,为了防止镭这种放射性极强的元素发生泄漏,医院工作人员将镭元素密封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外加一个保险柜锁牢。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四处从事破坏活动的日本人故意将此玻璃容器敲碎了,一时间,整个医院全乱套了,即使医院方面早前已对镭元素做了良好的密闭保护,但是大家还是很担心里面的放射性气体泄露出来。

此时医院都是病人,倘若不及时对此事故进行处理,那么整个医院的人时刻面临着辐射的威胁,年轻的杨承宗听说后,便带着两个同学和一个玻璃工人赶去处理此事。

当杨承宗到了现场后,看着惨不忍睹的景象,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整个医院并没有齐全的防护设备,杨承宗看着跟自己过来的两个年轻学生,为了他们的大好年华,毅然决定独自面对辐射的威胁。

他仅穿戴十分简陋的防护服,带着口罩便进入了充满危机的房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保险柜,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放射源处理得当,并用水将其密封,此时的玻璃工也快速修好了被破坏的玻璃容器,就这样,不到短短一个钟头,便轻松化解了此次危机,拯救了众多无辜的生命。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在一切问题解决完毕后,杨承宗看若无事的与同学离开了医院,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在处理放射源的时候,杨承宗的右眼已经受到了超剂量的辐射照射,这种损伤所遭受的痛苦是极其漫长且又难以忍受的,杨承宗却凭着坚强的毅力默默承受着,直到十年后,他的右眼彻底失明,他没有半句怨言,他认为自己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却挽救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这笔买卖做的很值。

1936年,面对日本在华北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了避免科研成果及大量精密仪器落于日军之手,坐落于北平的镭学研究所准备南迁,杨承宗临危受命,独自一人来到上海,为研究所的南迁工作来回奔波着。

杨承宗在资金、人员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克服了种种磨难,硬是凭一己之力建成了一个实验室,当同志们看到后,不由惊呼,他们认为,杨承宗能在如此艰难条件下建成一个实验室,简直就是一场人间奇迹。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之后由于战乱,研究所的后勤供应已经断绝,经费只够维持研究所水电煤气的开销,有时为了做实验,一根火柴用好几次也舍不得丢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承宗与同事相互勉励,一同完成了论文《关于射线的散射》。

1944年,汪伪集团的汉奸派人接收了镭学研究所,同时还企图游说杨承宗留下来,为他们工作,可是拥一颗爱国之心的杨承宗又怎会答应成为侵略者的走狗呢?即使在敌人的威逼之下,杨承宗也没有流露丝毫惧色。汉奸见他如此坚决,只得作罢。

1947年,在严济慈和钱三强先生的推荐下,老居里夫人的女儿伊莲娜·居里与他的丈夫听说了杨承宗的爱国事迹,不由得佩服起这个素未谋面的中国人。

就这样,杨承宗得到了进入居里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在法国居里实验室里,杨承宗显得十分勤劳,他渊博的知识与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居里夫妇的高度赞扬,在这对诺贝尔奖夫妇的帮助下,杨承宗学到了大量国外的先进技术。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1951年6月份,经过四年的学习和工作,杨承宗顺利地获得了法国巴黎大学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此时的新中国早已成立,在毕业典礼上,杨承宗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回到自己的祖国。

此时的他已经接到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聘书,为了留下杨承宗,该机构给他的年薪更是高达55万法郎,而我们的祖国尚处于一穷二白的建设时期,所能给他的只有每月1000斤小米,价值只有100人民币左右。

但是杨承宗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有着一颗炙热的中国心,他明白祖国需要他,多年来的努力所为的不正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么?所以他并没有被国外的高薪工作所吸引,铁了心的要回到什么都没有的中国。

在归国前夕,杨承宗受到钱三强先生的委托,让其在国外购买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并将中央划拨的3000美金交给了他,杨承宗拿着钱恨不得将所有仪器全部买回来带到国内,钱不够时,便将自己的大量积蓄拿出,用以购买科学仪器。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此时的中国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国际局势,美国政府不仅发动了朝鲜战争,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还时常叫嚣着用原子弹给中国东一个外科手术,一时间,核打击的阴霾笼罩着中国。

在他临走之前,他的恩师居里夫妇对他慷慨激昂地说到:“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并不只是美国独有的,你们也有自己的科学家。”

届时的法国在美国的指示下,严禁一切高科技仪器流入中国。在居里夫妇的帮助下,杨承宗才得以顺利地带着科研仪器,和居里夫人赠送的10克碳酸钡镭标准源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倘若没有居里夫妇的帮助,杨承宗绝不可能带着众多“违禁物”返回中国。

.当杨承宗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看着曾经饱受磨难的中国大地,他感慨着,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和平时光,自己这个书生终于可以为祖国做点什么了。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回国后,杨承宗并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价,他将居里夫妇对自己交代的话,通过钱三强先生转达给了中央后,自此便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担任放射化学组的组长。

1955年夏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邀请杨承宗等中国科学家前来作陪苏联科学家,宴会上一贯看不起中国的苏联科学家在看到杨承宗时,不由显出敬佩之色,因为他们知道杨承宗在法国时师从居里夫妇,他所具有的科研水平,是在座所有苏联专家无法比拟的。可见杨承宗在科研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1956年6月,杨承宗秘密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他不顾放射性污染的威胁,乘坐着装有特殊勘测设备的飞机,只为收集美国在比基尼岛实验核武器时,飘散的放射性核微粒,整理出了大量相关核素据。为我国日后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1年4月份,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遇到短板,原子弹是否能够成功研制,关键在于铀235能否被提炼出来,如果不能处理铀矿就根本谈不上提取铀235,自然也不利于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在天然铀矿中,铀235的含量只占有千分之七,只有把这千分之七的铀提炼出来,才能得到裂变材料,但是我国的铀矿品质太低,铀235的含量甚至可以低到只有万分之几,也就是说,只有将那百分之几的铀提炼出来,才能得到一点点铀,而原子弹的研制要需要大量纯度很高的铀235,可见此次项工作是多么繁杂。

为了加速研制中国的核武器,杨承宗被紧急任命为二机部五所业务副所长,这便是铀矿选冶研究所,为了不耽误原子弹试爆的时间,杨承宗提出了“堆浸法”提取铀235。

这个方法的具体措施便是就地往铀矿石上淋酸,再将收集的酸溶液进行分离、浓缩等系列提纯,就这样省去了很多的繁杂步骤,节省了大笔资金,在杨承宗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工作人员们整整提前三个月便完成了对铀的提取,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能够按时爆炸。

但是在科研过程中,杨承宗为了一次重要的工作汇报,耽误了治疗眼疾的最佳时刻,其本来就受到辐射伤害的右眼视网膜彻底脱落,但他却无怨无悔,直等到1964年的那声巨响,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可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就在杨承宗学成回国前,为了给祖国购买更多科研仪器,他几乎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而他的家人为了供他在外留学,欠了一大笔债,他在还完债务后,便于家人艰难度日,可他并不后悔,他也没有索要自己因购买仪器所垫付的钱,因为他知道,那是他自愿的,事后他将自己最为心爱的照相机和手表卖了,用于家庭生活开销。

可以说,杨承宗为中国核武器的制造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它是国家的功臣,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绝对造不出原子弹,因为铀元素太过重要了,放眼望去,整个中国也只有杨承宗有实力提取高纯度的铀235元素,没有他,我们国家头顶的核阴霾不会那么快的的消散,他更为我国教育出了一大批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两弹一星”授勋仪式上,授奖名册上并没有他,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为他鸣不平,他才得以住进新建的院士楼,大家都知道他所得到的和他所贡献的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杨承宗却坦然一笑的说:“事情做出来就好。”我们不禁为这位国家栋梁所感动,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一位国士不求虚名的高尚情操。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2011年5月27日,杨承宗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100岁。这是一位被人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虽然我们不熟悉杨老先生的名字,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老先生年轻时为祖国所做的巨大贡献,国士虽已离去,但是杨老先生那默默无闻,不求虚名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让我们铭记国士事迹,不要让时间寒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