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著名的汉传佛教十大名刹之一。它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大相国寺梵乐起源于唐宋时期,其中融汇了宫廷音乐、寺庙音乐、民间音乐的精华部分。北宋时期,形成了以开封大相国寺为中心的中州佛教音乐体系,影响辐射及于整个中原地区。为领略梵乐魅力,弘扬古乐文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探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于7月9日来到开封市大相国寺进行参观学习。

在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之前,实践队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梵乐有了初步的了解。7月9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了大相国寺,拜访了梵乐乐团队长源志法师。源志法师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大相国寺,观看了梵乐演奏乐器、乐谱,并为实践队员介绍了梵乐的相关信息,使实践队员对梵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源志法师的讲解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大相国寺梵乐在佛教音乐中独树一帜,音声清新典雅,意韵幽远深长,是中国佛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时至今日,大相国寺仍保存着大量较完整的古乐谱,在汉族传统音乐方面禀赋一种广泛的代表性,经发掘整理诠释106首梵乐,汲取了汉族民乐和宫廷音乐的精华,传承创新相结合,结合现代乐器演奏技巧,让空静舒缓梵乐重现辉煌,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体现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

实践结束,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大相国寺历史的悠久、传统文化的深厚及梵乐的独特魅力。以音声作佛事,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图为队员与梵乐传承人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队员与梵乐传承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