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每到学期末,放假时,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是考试成绩。

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关心成绩还能理解,毕竟奋斗一学期了,了解一下自己的胜利果实,同老师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平时学习不太努力,基础不是太好的同学也非常关心成绩,尽管也知道自己成绩不咋的,也期望自己的成绩能提高几十分,上升几个名次。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确实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个永远无解的问题。

家长关心孩子成绩属于正常现象,可怜天下父母,毕竟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啊。

成龙成凤靠什么?毋庸置疑,靠得是考试成绩。

初中升高中需要成绩,必须要过最低资格线。

就连某些档次高一点的职专也有成绩限制。

对于孩子家长们来说,上三年学,目的就是升学,升学就要考出好成绩。

考大学要成绩,考高中要成绩。

成绩当然不是孩子们的唯一,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不难发现,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的孩子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心一意抓成绩,聚精会神谋提升”!

对家长来说,孩子成绩好了,一切都好,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家长们如何不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呢?

说的通俗一点,在家长们看来,谁能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入高中,谁就是好班主任,谁能让自己的孩子多考几分,谁就是好老师。

学生和家长关心成绩是正事。

令人不解的是,部分老师也很关注孩子们的成绩。

孩子的成绩就是老师的教学成绩。

与其说考学生不如说是考老师。

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代表着老师教学成绩的高低。

当然,关心孩子成绩也代表着老师们不同的心态。

有的老师关心成绩是为了自己的考核分,教学成绩高了,考核分就高了,就能晋级聘任,就能多领工资。

有的老师是为了刷存在感,成绩高了,更能引起一些同事的关注,茶余饭后也就有了炫耀的资本。

也有的老师是真的为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关心归关心,教学成绩高一天三顿饭,教学成绩低也是三顿饭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