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东汉末年三大名将之一的皇甫嵩。也许你不知道皇甫嵩是谁。但是你肯定知道黄巾起义吧?没错,帮助东汉政府平定黄巾起义的就是这个人。
可是这个人就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样,一闪而逝。在他平定黄巾起义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出场的戏份。在此之后,他一直被政治洪流裹挟着随波逐流,最后郁郁而终。
而地位比他更低、名气比他更小的董卓、公孙瓒等人,却在后来的乱世中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皇甫嵩如此匆忙谢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鄙视链底端的凉州人
皇甫嵩的叔叔叫做皇甫规,是东汉末年凉州三明之一。所谓的凉州三明,其实就是东汉末年时期,抗击凉州地区羌族叛乱,作战最为得力的三位天下名将。
虽然他们在凉州地区威风八面,打个喷嚏都能够让少数民族瑟瑟发抖。但是到了世家多如狗,高官遍地走的首都洛阳城,凉州三明的名头一文不值。
东汉13州,凉州是被辜负得最深的一个州。这里土地贫瘠,气候干旱,农业产出本来就不多。在过去,这个地区的繁荣一直都是依靠着丝绸之路来维系。
但是,此地偏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各种叛乱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这叛乱一闹,丝绸之路也就断了。丝绸之路一断,这个地方就更加贫穷,越贫穷就越是要造反,越是要造反,就越是贫穷。
当地人把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资源,都用在了武装身体上面。如此一来,就没有多少资源能够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这就导致他们在以文化水平选拔官员的东汉政府里头,能够说得上话的本地人越来越少,国家能够向他们倾斜的资源也就越来越少,甚至一度朝廷上还有一种声音,要放弃整个凉州。
当时整个凉州从上到下,都被排斥出了帝国的上层社交圈子之外。而能够重新融入上层圈子,则是整个凉州豪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记住,他们是豪强,不是世家大族。豪强只是山西煤老板,只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在朝廷里是没人的。而世家大族则是世世代代,都有人在中央朝廷做官。
举个例子,当时宦官势力和世家大族的斗争,宦官势力屡屡占据上风,世家大族则成为了受迫害的对象。但是当时这帮人掌握了社会舆论,凡是被宦官集团迫害的人,都会被他们塑造成反抗恶势力的英雄。
当时凉州三明之一的张焕,主动上书去挑衅宦官:说我也是士人集团的一员,你们迫害我吧。结果连宦官都懒得搭理他,你小子根本就不够分量,可见当时凉州人混到了什么地步。
负重难行
皇甫嵩的家族是当时凉州地区,仅有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当时帝国上层圈子认同的家族。在凉州地区,这简直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所以,对于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成就,皇甫嵩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又有人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因为书生寒窗十年,功名在身,来之不易。你真是要他们舍弃过去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横下一条心去造反,那是很不容易的。
皇甫嵩就是这样一个书生,他们的家族几代人辛苦得来的认同,成为了他身上不可承受之重。
在乱世来临的时候,兵马钱粮才是王道。过去的统治阶级都要自身难保,他们的认同又值什么钱呢?但是,皇甫嵩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平定黄巾之乱的时候。当时凉州老家有一个名字叫做阎忠的人过来找他,这个阎忠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毒士贾诩的老师。
阎老师过来告诉他:“现在黄巾造反大汉的主力部队全都在你手上,身后的洛阳城对你毫无防备。所谓飞鸟尽,良弓藏,朝廷向来都说咱们凉州人不厚道。你现在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回到朝廷难免要被架空。不如干脆举旗造反,自立为王。”
如果当时皇甫嵩真的听从了他的建议,那就没有后来董卓的什么事情了。
皇甫嵩听了之后。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空话,什么他是大汉的忠臣啊,宁愿死也不愿意背叛大汉,现在造反没有好下场之类的。
其实说到底,还是放不下。果不其然,等到他回朝之后,朝廷马上就把他给架空了。权力名位可以牢笼志士,由此可见一斑。
爱惜羽毛,错失良机
后来,他又做了一件事情,导致大汉江山的衰落不可挽回。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有一个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好戏。当时诸侯联军的实力分布是这样的:
以洛阳城为中心,在洛阳城北边,黄河以北的孟津、河内一带,由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指挥军队进攻;
在洛阳城的南边袁术、孙坚集结地方部队,威胁轩辕关、伊阙关;
在洛阳城的东边,曹操、张邈、孔融等人组成东部联军屯兵酸枣。
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洛阳实行包抄。那为什么他们没有在西面进行包围式,是要对董卓网开一面吗?
并不是!当时洛阳城的西面,就是今天的西安地区。这是西汉王朝的旧都,当时负责看守这一块地方的,就是京兆尹盖勋跟这个皇甫嵩。当时听说关东诸侯联军之后,盖勋就劝说皇甫嵩一起起兵。
这个时候,董卓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董卓集团很明白,这盘棋的关键就在于皇甫嵩的态度。
如果皇甫嵩放弃起兵造反,那么董卓集团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进可攻,退可守。就算万一在洛阳这边失败,还能够退往关中。到时候有潼关天险,关东联军也无可奈何。
所以,董卓派了朝廷的使者去见皇甫嵩,给他升官加爵,让他回到洛阳。结果,皇甫嵩收到圣旨,就乖乖地收拾包袱上路,因为他害怕董卓会用朝廷的名义把他打成乱臣贼子。
史记:卓征京兆尹盖勋为议郎,时左将军皇甫嵩将兵三万屯扶风。勋密与嵩谋讨卓。
会卓亦征嵩为城门校尉,嵩长史梁衍说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及卓在雒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也!”
嵩不从,遂就征。勋以众弱不能独立,亦还京师。
自此以后,这头汉末猛虎彻底被关进了牢笼,再也伸展生长爪牙,可悲可叹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