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桥,十里长街,窄窄的,两边是上百年的木石老屋,单层的,青石板的路面,深褐色的木纹柱子,江南风雨连绵,洗刷的老旧且干净;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挂出大红灯笼,远远望去,古旧中现出生气,古老中点缀生动。令你遐想联翩,诗情油然而生。

小街的东面是一条悠长悠长望不到尽头的小河,几十年来一直是农人市场交易的水路通道,乌篷船,机动船并存,小河的上游连长潭水库,下游直通东海,岁月的冲刷,小河依旧生机盎然,水势浩大。

父亲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早晨五六点钟就把我拉起来,带我去赶集,我的家乡叫落市。母亲常埋怨父亲,让孩子再睡一会,去哪早干啥,也不差个一小时,父亲总是坚持的说:你不懂,去晚了,就买不到便宜的好货了。落海人天蒙蒙亮就把海鲜送到鱼市。刚上市的圣子又大又新鲜。我不情愿的跟父亲去走路十几公里在六点之前赶到路桥老街。天还灰蒙蒙的,三三两两的渔民已经在摆卖鱼货了。

多年后父亲走了,我也习惯早起去赶集,其实,也并不买什么,就是喜欢早起去老街看看。

十几年前,我来改革开放的深圳谋生。刚来深圳的时候,东门老街,是我常去的地方,家乡的朋友煞是羡慕,总要我去老街买些香港过来的香水,衣服,成打的丝袜。其实,我去老街,就是体验一下,人挤人,满街便宜货大甩卖的的市场氛围。感觉一下,家乡路桥老街道的滋味。那才是人情味浓浓得赶集。这里面才有历史感,沧桑感,古老纯朴的厚重感。

三十年后,东门老街全被摩天大楼替代,精品国际品牌国际大超市洋超市进驻,再也找不回人挤人买便宜货的快乐。

每年春节回乡看父母,都要约上挚友去逛老街,去看十里老街上百个摊位写春联,满街的红纸飞舞,古老的街道披上节日的盛装,像是金婚银婚爷爷奶奶过生日,儿孙满堂,喜气洋洋;逛街饿了,就坐进面摊,吃一老碗海鲜炒年糕,味道鲜美,经久不饿。我逛老街,似乎就是去看望总也舍不掉的旧情人,那心结,是担心,是怀念,是故地重游?五味杂陈。走走逛逛,哪个地方有什么新的变化,被街道办或者主人家移走了一颗老树,我都能立马发现,心疼的直顿足,好像挖走了我的一块心头肉。拍照留念,每年都是如此。

我一年一年的年长,路桥老街街却风情依旧,青春依旧,我非常担心,我老去了,终究有一天会失去她。

临走的时候,我禁不住问友人:这条百年老街不会拆迁吧?

他说:路桥十里长街,已经申报国家历史文化遗产,谁敢拆?这下我才放下心来。

小街有座卖猪桥,如今你还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