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国周刊》杭州讯( 公益记者:徐有根 通讯员:王晓芬) 7月9日,在浙江建德市莲花镇举办的“莲上初心 戴农共富”系列主题活动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党支部和建德市莲花镇机关党支部签订了共建协议,中国农科院的10名科学家通过支部共建,与莲花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花镇地处建徳市西北部,人均耕地只有0.7亩,山高路远,土地贫瘠,种粮收益低……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建龙教授是莲花镇乡贤。他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发现,当地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林草资源丰富。但因为缺乏技术,沿用传统种植,种粮收益难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心系家乡,反哺桑梓,运用自身学识智慧、专长技艺,在莲花镇开展双季稻提质增效行动,以公司+农户订单推进方式,结合实施无人机绿色防控水稻病社会化服务,开展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种粮农户特别是大户收入和水稻生产效益,创立优质稻米品牌,引领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稻试验安排了15个高产优质早粳品种、1个高产优质早杂优品种。水稻采取育苗抛秧移栽,采用当地生产管理方式,全生育期观察田间表现,记载抽穗期,成熟后测产和考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早粳品种表现,结合晚季种植优质晚籼杂交稻,实现双季吨粮优质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双方党员跟随徐建龙教授一同参观40亩水稻试验基地,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只见稻田里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充满着成功的喜悦。徐教授认为,“原来莲花镇的早稻效益差,都是种植单季稻,而且品质也不高。我们引进优质早稻品种进行试验,今天看了有几个品种不错,适宜种植。莲花镇土地面积少,要让老百姓种稻有收益,实现水稻提质增效尤为重要,我们把莲花作为窗口,实现提质增效后向全建德推开,打造高质水稻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德市莲花镇党委书记李可大说,近年来,莲花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激活乡贤资源,鼓励乡贤心系家乡,反哺桑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越来越多的乡贤运用自身学识智慧、专长技艺、资金财富、人脉关系,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农户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跑出了莲花“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共建座谈会上,双方明确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支部共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切实发挥科技助农资源集聚共享效益,共同推进党建业务交流与科技助农的纵深发展。全方位释放乡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正能量”,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