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人手头根本就没有800万!

身边认识的不少朋友,最终能够实现在北上广深买房的,很多都是家里掏空6个甚至更多钱包,东拼西凑,凑足两三百万的首付,然后夫妻小两口每月偿还高额的月供,才买下房。

有的家庭,月供甚至达到一两万甚至更多,不敢轻易辞职,不敢轻易跳槽,资金链那叫一个紧张,风吹草动都可能随时断供。

这样的经济状况,就算是来到成都、重庆、贵阳等新一线、二线城市,其实也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因为毕竟手中实际能够动用的资产,也就是两三百万,至于800万的房产,是用这200~300万的首付为杠杆撬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只要在北上广深打拼过或者上过学的,一般都不难发现,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到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内卷的年轻人,大致可以分为4种人:

第1种:北上广深的土著,家里有房有户口的;

第2种:家住各省二线大城市、省会城市,到北上广深来求学、找工作的;

第3种:家住各省省会以下的三四五线城市或县城,到北上广深求学、或者从二三本院校毕业,到北上广深来深造、找工作的;

第4种:出生于各省农村、乡镇,通常没上过大学,到北上广深见世面的。

最终你会发现,第1种人,很多人中学毕业后,会进入比较好的985或211大学,毕业后本地资源多,求职so easy,或者就直接出国发展了,很少会考虑是在北上广深发展还是其他地方发展的问题,因为北上广深就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已经退无可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种人,往往分为一部分能够回得去老家省会的 ,他们通常原生家庭条件较好,在省会城市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有的甚至还是当地的精英阶层;

另一部分是回不去老家的,因为回去就算在省会城市,也不具备起跑线优势,所以他们很多人还是愿意留在北上广深打拼的。

第3种人,这类年轻人中的极少一部分特别优秀拔尖的人才,能够留下来,其他大多数最终还是返回原籍(可能是老家省会,也可能是老家三四线城市)了,因为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个人经济收入,都难以长期支撑他们在北上广深高昂的生活成本。

第4种人,纯粹是到北上广深打了个照面,相当于平价一日游,在北上广深待的时间,很难超过1个月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最终,真正能够留在北上广深、并且能够最终实现买房落户的年轻人,一共也就是以下3种:

1、北上广深的土著。

2、各省家庭条件一般,回老家省会城市也不一定能跻身中上流,留在北上广深打拼反而能有高薪工作机会的985/211大学生,或者硕博以上学历人才,这部分比例很大。

3、二三本院校毕业的、极少一部分人中龙凤、人中精英的优秀拔尖人才,所占比例很小。

这三类人,第一类人几乎不会考虑卖掉北上广深的房子,到外地财务自由的,因为他们的家庭、亲人都在一线大城市,而且生下来就能享受顶级的教育、医疗资源,何苦自我降档到二三线城市呢?

第二类人,就算到了成渝贵这些新一线、二线省会城市,也未必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反而留在北上广深,掏空6个钱包,或许还能在若干年后,自己这一代或者让下一代实现阶层跃升。

第三类人其实和第二类人是同样的,但是比例甚小,也就是在北上广深能够最大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来,回到二三线,大概率也是芸芸众生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除了第一类土著,其他人在北上广深的所谓的价值“800万的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一座城市给予他们的“期权”,并不能够及时变现。

或许要等到30年后,才有资格谈得上财务自由阶层跃升,毕竟,阶层跃升的门槛,并不是一代人,简单地换一座城市发展奋斗就能轻易迈过的,其他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如果输给短短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那换位思考,也会觉得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