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推出的Android手机RAM配置越来越高,有些旗舰机型甚至比一些笔记本还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向比较,早在2021年的华硕“败家之眼”ROG Phone 5 Ultimate手机,首次配备了高达18GB的LPDDR5 RAM,今年上市的主流Android手机如小米12、OPPO Find X5等也普遍配备了12GB R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比目前主流的游戏本,除个别旗舰配置了32GB RAM外,万元的主流游戏本比如ROG幻16也仅仅标配16GB RAM,让人越来越摸不着头脑,Android手机是否真的有那么高的多任务处理需求?真的需要那么多RAM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向比较,目前高端的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仅配备了6GB RAM,低端的iPhone 13更是仅靠4GB RAM就能打满全场,整体性能却与Android手机不分上下,这到底是为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RAM?

那么,到底什么是RAM?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系统的短期资料储存区,分为很多种类。但以智能手机来说,所采用的是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与负责数据存储的闪存(Flash Memory)不同,手机的RAM只能在手机通电状态时保留资料,本质上来说它是手机的工作记忆,包含手机在任何时间使用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电脑上,多年来我们一直约定俗成地管RAM叫“内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内存条。而在20年前的功能手机上,RAM往往只有几兆甚至几十K大小,除承担系统日常运行和音乐、视频播放任务外,顶多就是运行一下Java游戏,还不被消费者重视。在那个年代,手机经销商对外宣传的手机内存“高达32MB”,其实指的是闪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智能手机开始普及,RAM成为了重要性能指标,智商捉急的手机经销商开始挠头,“内存”这个词在手机上已经被闪存所占用,那RAM怎么跟消费者解释呢,于是一拍脑袋:就叫“运行内存”吧!这就是手机和电脑上“内存”二字代表不同意义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过去,被经销商们带歪的词汇岂止是“内存”。当年的音乐播放器主要播放MP3格式,于是被俗称为MP3;后来的视频播放器主要播放MP4格式,于是被俗称为MP4;2006年后,可播放RMVB等高清视频的视频播放器在市面上推出了,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出与MP4播放器的差别呢?有数码城卖家一拍脑袋,就叫它MP5吧(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当年在数码城里就出现了很多想买“MP5”的消费者,不知道的还以为想贩军火……

言归正传,当手机的RAM 越高,可留存的数据就越多,当你打开多个应用时,你的手机会为每个工作进程分配可用的RAM。当你的RAM 已经分配完时,你的手机就必须决定结束哪些进程来让进行的工作流畅运行。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配备8GB RAM的手机一定比4GB RAM的手机能够同时运行更多进程,所以在RAM更高的手机上会觉得程序之间的切换更快。

为什么Android 比iOS需要更高的RAM?

为什么Android 比iOS需要更高的RAM?

首先,这是iOS的软硬件优势。与Android手机百花齐放相比,苹果每年只有三四款新iPhone和iPad推出,且系统都是在几乎相同的硬件架构上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iOS应用程序在相同芯片组上运行,因此可以利用所谓的原生程序语言(特别是Swift和 Objective-C)针对这些芯片进行开发工作。iOS应用程序编写出来的程序码可以不经转译就变成Apple CPU可理解的指令。其实在PC上也是如此,别看AMD和英特尔两家分立,毕竟是一个妈生的,多年来的专利共享造成芯片架构和指令集其实没有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相对,Android手机硬件多样,参差不齐,光是SOC就有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等多家设计,而它们架构各不不同,必须确保应用程序在每一种芯片组都能正常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无法确保与所有不同硬件的兼容性,因此 Android应用程序采用像Kotlin和Java这样的编程语言开发,这些语言可以转换成通用语言,然后二次转译成无视硬件环境只为软件运行的字节码之后再发送给芯片组。与直接运行原生程序码的iOS相比,在转译后又进行二次转译成代码的过程需要占用额外的资源,这也就表示在 Android和iOS上同时运行看起来相同的应用程序时,前者所需要的可用RAM更高。兼容和性能永远是对立的,碎片化是Android系统一直以来的痛脚。

另一方面,两个操作系统管理RAM的方式也不太一样。Android采用一种被称为“垃圾回收”的存储器管理方式,这个过程会定期试着清除RAM中不再使用的内容来释放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OS则是利用“ARC”来管理存储器,根据引用它们的对象数量仅仅帮RAM中的进程分配一个数值(你把它理解为一个占位符也可以),并且将数值达到0的进程删除,这又被称为“墓碑机制”。由于垃圾回收仅定期扫描未使用的物件,因此可能导致无用的进程短暂累积在RAM 中,相比之下,ARC则没有这个问题,只要侦测到不需要的进程就会从RAM中删除。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高的RAM吗?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高的RAM吗?

由于 Android 和 iOS 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不同,对RAM 的需求自然也不同。Android比起iOS兼容性更强,无论是在哪款设备上都可以运行,开发者的自由度也更高,不过这种灵活性需要两倍甚至三倍的RAM作为代价,以获得与 iPhone相当的性能。尽管Android可能需要更多的 RAM,但如果Android手机制造商能够在相同价位提供RAM更大、性能与iPhone相当的旗舰手机,那么更高的RAM在消费者眼中可能也是一种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4GB RAM对于当今的iPhone 13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了,你一定也体验过在iPhone 13上运行《原神》《无尽的拉格朗日》等大型游戏,切换到微信回个信息,再切换回来都要重新启动游戏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运作大型APP时,6GB的iPhone 13 Pro甚至8GB的iPad Pro切换更加流畅,更大的RAM对iOS同样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