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否经常被人贴标签

你是否经常被各种机构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剧照

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人们总喜欢“贴标签”。

所谓的高科技也总是倾向于通过搜集各种数据来重新定义一个人。

这种简单直白的行为时常指向片面,蒙蔽真实。

当“标签”成为评价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人类被大数据和高科技束缚限制。

人类社会又将走向何处?人与机器的关系又会发什么变化?

舞蹈家李响首部跨界执导并出演的戏剧作品《影·响》将于7月15-16日登陆广东省友谊剧院。 (其他站巡演信息请在文末查看)

试图通过肢体与戏剧的融汇碰撞,来探寻科技和人类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剧照

李响,大家眼中的舞蹈王者。

在《舞蹈风暴第一季》中,他带着行者的信念,初登场便以古典舞《行者》震撼全场。

纯粹通透的舞姿在23年勤学苦练的加持下,传递出一种匠心精神。

如同舞者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脚踏实地。

作品《行者》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行者》剧照

决赛舞台,他呈上了继《行者》后又一支古典舞作品《归》。

以行者的身份出发,途经种种风景,把沿途的收获纳入自己的行囊。

并且再次以行者的身份归来到圆形舞台,将最好的舞蹈献给观众后。

继续以舞者的姿态踏踏实实走下去。

作品《归》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归》剧照

他是《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的滚烫哥哥。

七场主题各异的演唱会,八个不断兼并重组的部落,三十余位各有所长的哥哥。

他怀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将一切奉献给这个让舞者全面展现自己的舞台。

一支惊艳全场的《无所求必满载而归》,让世界见证浴火凤凰一飞冲天,一路披荆斩棘,突破自我。

作品《无所求必满载而归》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无所求必满载而归》剧照

他是福建春晚《春日》中的国风少年。

春日将至,山水之间,他以舞以歌迎接新年福韵,绝美演绎人文经典的同时,亦解锁许多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來到武夷山,第一次在水上跳舞,第一次凌晨爬山看到日出……

福建春晚《春日》作品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春晚《春日》作品剧照

4岁就开始习舞的李响厚积薄发。

如今终于在心爱的舞台上等到了迟来的掌声与目光。

但是艺无止境,他精益求精。

一次又一次在舞台上展现出惊人才华的李响,如今也在其他艺术领域进行多样尝试,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当神仙舞者李响转换身份成为舞台剧导演,他又会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向我们传达怎样的艺术理念呢?

李响说。

舞蹈是我的根,戏剧则是基于原有的根茎发出的新芽,所以它的养分还是来自舞蹈。

《影·响》是一部充满未来感与仪式感的作品。

它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人类的姓名被“性别+代号”取代。

智能系统给出的评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与情感走向,以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在追求评分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把自己异化成为外在形象看起来统一完美的机器。

与他们相比,由人类研发的虚拟程序“影”,越来越具有人性的温度。

由李响特别出演的“影”。

是一个未来世界的虚拟形象,一个被人类创造出来满足需求的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剧照

当“影”无法跟上人类变化莫测的步伐,不仅会被使用者当作废弃品处理,也会被创造者视作垃圾扔到角落。

但从“影”的角度,它想继续为人类服务。

到底是人需要科技,还是科技需要人?悖论由此产生。

作为这部舞台剧的导演和主演之一。

舞者李响希望在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尝试用有别于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在艺术上的多样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剧照

在李响眼中,此次尝试并不是一个舞者的“跨界”行为。

他能把一件事情比如舞蹈做到极致,但不代表要被它限制和束缚。

舞蹈始终是李响的“根基”,戏剧则是基于原有的根茎发出的新芽,养分还是来自舞蹈。

因此,在这部原创舞台剧中,既有舞蹈语言又有戏剧表达。

两种艺术相通、相融,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舞台语汇。

所以,这部作品对观众的欣赏习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影·响》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剧照

除了表现形式,这部作品在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融合了古典和摇滚等多种曲风。

关于音乐的另一个惊喜,则是来自由李响演唱的主题曲《观演者》。

这首歌由李响首次填词、 著名音乐人丁可作曲,与该剧的主题非常契合。

整体来说,李响在这部作品里向大家充分展示了舞者之外的另一个李响。

这个李响,既丰满、又立体。

这部作品,既意外,又惊喜。

 舞者之外的另一个李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舞者之外的另一个李响

《影·响》巡演信息:

佛山站:2022年7月12日(佛山大剧院)

广州站:2022年7月15-16日(广东省友谊剧院)

厦门站:2022年7月22-23日(闽南大戏院)

杭州站:2022年7月29-31日(杭州剧院)

武汉站:2022年9月16-17日(武汉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