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峻晓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新规规范了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对所谓“假外资”从严监管,有助于优化外资投资环境,促进A股市场稳定以及互联互通机制长期健康发展。

打击“假外资” 净化市场环境

谈及“假外资”产生原因,张峻晓认为,相较于内地,中国香港市场具有融资成本优势,理论上资金有更高杠杆操作空间,借道“陆股通”参与A股投资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会吸引部分内地资金实施返程交易,形成所谓的“假外资”。此外,由于北向资金常常被冠以“聪明钱”的称号,因此也有可能存在部分“假外资”借此达到逃避监管、操纵股价的目的,进而干扰市场定价和侵害其他投资者合法权益。

他提到,近年来就出现过借助互联互通操纵市场的违法案例。如2017年3月的唐汉博、王涛案,两人利用两地4个账户多次操纵“小商品城”股价,反复执行加仓、推升股价和高位出货操作;再如2019年11月的吕乐、陈志龙案,两人利用十余个账户,利用资金优势,大量买入、连续交易“菲达环保”“人民网”“东风科技”3只股票,多次操纵股价并反向卖出获利。

“结合案情披露,操纵股价不仅导致股价异常波动,扰乱市场交易秩序,也侵害了大量投资者的合法投资权益,而且由于借助了互联互通账户,也干扰了市场观察北向资金行为,不利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有序健康发展。”张峻晓说,此次规则制度的修订不仅是完善监管的重要举措,也是净化互联互通机制和促进A股对外开放的重要信号。

张峻晓分析,监管层打击此类行为将优化和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为海外资金投资A股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的协同监管,严惩跨域操纵市场的恶劣行为;打消市场对“假外资”的担心,继续传达A股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影响资金量有限 无碍市场活跃度

张峻晓表示,结合官方口径看,所谓的“假外资”虽涉及投资者数目广泛,但实际交易规模和占比相对有限。预计新规生效后,影响的资金量将较为有限,无需过于担心。

此外,新规设置一年过渡期,也不会影响北向资金活跃度。他表示,考虑到“假外资”此前借道陆股通的目的是投资A股市场,预计大部分资金的主观意愿可能是回流至A股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决心与目标一直没有动摇,互联互通作为继QFII之后的外资入场渠道,很快发展外资投资A股的主力渠道,并且在吸引境外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市场结构与生态、促进跨境监管执法与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张峻晓表示,结合近期高层举措,无论是假外资的监管还是ETF互联互通纳入,均在推动互联互通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互联互通的发展与壮大仍是未来大势。

张峻晓表示,对标海外成熟市场,当前无论是外资配置比例,还是国际指数的纳入进程,A股的外资入场均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资金增量空间,看好互联互通渠道的增量资金入场和交易活跃度的提升。